素养教育环境论(之一)

   2010-11-02 端阳史志馆 佘国纲4370
核心提示: 注:本文由佘国纲先生授权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发布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就是生长。人不可能生长、生活在真空
       注:本文由佘国纲先生授权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发布
 

 
        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就是生长。人不可能生长、生活在真空之中。人总是生长、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即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国家,属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家庭,并处于一定的人群之中。素养教育实质上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人正常地生长。因此,素养教育与环境紧密相连,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素养教育,同时成功的素养教育,又可以创造、培养出好的环境。所以,素养教育与好的环境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决不会出现恶性循环。如果实施的教育与环境出现恶性循环,那么这种教育决不是培养人的素养教育。
     1937年,《湖南教育》发表罗辀重的《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罗辀重在文中鲜明地指出:“教育效率之大小,常与环境之良否成正比例。”
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罗辀重特别注重和着力解决的是他主持的陶龛学校的教育环境。
     陶龛学校的教育环境主要体现在校园内外的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人文环境和校园周边(外部)的人文环境三个方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