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环境论(之三)

   2010-11-02 万星楼网站佘国纲5230
核心提示:注:本文由佘国纲先生授权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发布 陶龛学校的校园内外的自然环境,在20世纪20至40年代被当时教育界的中央和省级视学们誉
    注:本文由佘国纲先生授权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发布 
  
     陶龛学校的校园内外的自然环境,在20世纪20至40年代被当时教育界的中央和省级视学们誉为“诗的环境” 、“画的环境” ;30年代,一位留学过德国、考察过欧美教育的陶龛校友罗万森说:“即使环境优裕之各国乡村学校亦莫过如此。”。
     该校位于涟水之滨的白鹭湾,背靠梅紫山,面对涟水河,山青水秀,风景幽雅,烟霞与白鹭齐飞,涟水共蓝天一色;校舍宽广,院落幽静,既有旧式山庄平房,又有新式楼堂院馆,各栋之问有走廊相连,雨天不走湿路;教学室排列整齐,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阅览室、师生宿舍、食堂、礼堂、操场,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既有林荫掩映,也有围墙环抱;正如校歌所说:“梅山苍苍,涟水映映,山明水秀,求学的好地方!”
     1932年求学陶龛学校的刘秋长,1987年在《回忆陶龛母校》一文中说:“母校位于涟水之滨。头门对面,山林苍翠,江水环绕,青峰倒影清澈如镜,真乃‘江做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境。每当晚霞夕照,三五结群,倘祥河畔,游目骋怀,心情舒畅,一天学习的紧张气氛,得到轻松。这江山如画的自然美境,给莘萃学子提供了一个憩息怡情的绝好景观。”
    1999年,广州天河区总工会主席李文华写了一篇《陶龛情思》。他1954年在家乡白露湾上小学时,罗辀重已离世四年,陶龛学校也已改名为“白鹭湾完小”,但陶龛遗风尚存,人们仍习惯于称白鹭湾完小为“陶龛”。四十多年后,他在《陶龛情思》中说:陶龛所在的“白鹭湾是一首甜美的诗,是一幅秀丽的画。清澈碧透的河水,葱翠欲滴的群山,日夜歌唱的水筒车,上下来往的木帆船,这一切都流露着湘中的毓秀和灵气。而且,即使你长年在这儿生息,也会感受到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情和韵味”;“春日里,河湾上低翔着一群白鹭,水面上飘浮着几堆白色的水沫,再有着过往船只扬着的白帆和两岸河堤上刚吐叶的河柳,你一定会体味到一种‘嫩柳娇杨白鹭飞,青山碧水入画来’的意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