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莓病 .

   2008-12-12 1780
核心提示:识别与发生: 主要为害草莓叶、花、果梗和果实。在叶上发病时,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病部褐色干腐,湿润时叶片背面出现乳白色茸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出现由病原菌分生孢子和分生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识别与发生:

    主要为害草莓叶、花、果梗和果实。在叶上发病时,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病部褐色干腐,湿润时叶片背面出现乳白色茸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出现由病原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组成的灰色霉状物。该病的病原菌为灰霉菌。病菌在被害植物组织内越冬,在气温18~20℃、高温条件下大量繁茂、灌水过多、阴雨连绵、空气湿度过大时发病严重。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均易发生,一般可减产10%~30%,发病严重年份可减产50%。

    药剂防治:

    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亩40-50克;也可用40%达科宁悬浮剂800倍液喷雾,每亩100克。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