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高效优化栽培法.

   2010-05-18 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1170
核心提示:草莓按常规露地栽培产量较低,上市较迟,供应期短,效益不高。采用黑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投入少,产出高,采果期可以从当年的12月到次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草莓按常规露地栽培产量较低,上市较迟,供应期短,效益不高。采用黑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投入少,产出高,采果期可以从当年的12月到次年的6月,比露地栽培提前上市4个多月,延后近1个月,亩产可达1500至2000公斤,比露地栽培增产1.5至2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地整地做畦宜选择保水力强,土质疏松肥沃,夏季略有遮阴的平地或缓坡栽种。一般在幼龄果园套种草莓最为理想,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两者又互不影响。栽前将地深翻20至35厘米,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1500至2000公斤,饼肥40至50公斤,过磷酸钙35至40公斤,草木灰125至150公斤作底肥,与土壤混匀后整平做畦。一般畦宽1.2至1.3米,畦间留35至40厘米宽的过道和徘水沟。

二、适时栽植树栽植时间以9月上中旬为宜,合理选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行距20至25厘米,穴距25至30厘米,每穴二株。为了减少叶面蒸发,栽前需将过多的叶片剪除,每株只留二三片心叶即可。栽苗深度以按实后“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宜,栽后立即浇定根稀粪水,5天内每天适当浇水,保持地面湿润。栽后15天左右即可长出新叶,这时应及时松上除草。每亩用尿素6至8公斤加入人畜粪水2500至3000公斤。5至7天再追肥1次,用尿素10至12.5公斤加人畜粪水3500至4000公斤,追肥后再撒施草木灰乃至100公斤。

三、覆膜扣棚覆膜以10月下旬白天温度低于20℃时进行为宜。将黑膜平铺干苗上,开口露秧,并用细土将切口封实,地膜四周用堆土压紧。当气温在17℃以下时进行扣棚,一般在10月底月底11月初为宜。可用长约2米的竹片搭成弓形架,将2米宽的塑料薄膜覆盖呈小拱棚。扣棚后可通过揭膜、盖膜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白天棚内以25℃为宜,不超过30℃。当棚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膜降温。夜间最好不低于5℃。冬季寒冷时,晚上加盖草帘保温。次年春季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逐渐揭去薄膜。在维持草荡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浇水次数越少越好,并注意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在果实生长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75至100克、尿素150至200克,对水50至75公斤叶面喷施,每隔15天左右1次,连续4至5次,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增加果实甜度。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