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1).

   2010-06-17 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3850
核心提示: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造成产量损失百分之10至25,严重的达百分之30至50。目前正值大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造成产量损失百分之10至25,严重的达百分之30至50。目前正值大棚草莓白粉病高发季节,应严格做好防治工作。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叶片感病后,初期在叶面出现薄霜样粉状物,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情加重叶缘向上卷起,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果实不能正常膨大;果实膨大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光泽并硬化,丧失商品价值。

  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夏。白粉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主要依靠带病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气流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传播到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上。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至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均不发病,但潮湿多雨天气会加重发病。一般在2月上旬至5月上旬发病,3至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