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2010-06-29 安徽农网安徽农网1540
核心提示:近年来,颍上县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草莓生产成为部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整地与品种选择。草莓园应选择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近年来,颍上县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草莓生产成为部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整地与品种选择。草莓园应选择地面平坦、地势稍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通气良好的沙质或壤质土壤。园地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品种应选择金明星、碳丰等生长势强,座果率高,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二、适时定植扣棚。为争早上市,草莓移栽大棚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5厘米,穴距20厘米,每亩栽12000株左右。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

三、温湿度管理。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白天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维持在5℃以上。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要及时通风。

四、肥水管理。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及时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定植后立即灌水。在开花及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若天旱,应5-7天灌1次。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做排水沟,使棚内畦沟水能够排尽。

五、中耕松土与摘叶疏果。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摘除病老叶、弱果,减少营养消耗,利于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

六、综合防治病虫。大棚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合理轮作、清洁土壤、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要注意开花前后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如发生灰霉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七、适时采收。草莓采摘,一般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一般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