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草莓田溴甲烷土壤消毒技术.

   2010-12-03 安徽农网安徽农网4520
核心提示:  棚室内固定田块连茬耕作,土壤有害生物量剧增,病虫害连年加重。特别是草莓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等土传病害,病原菌的大量积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棚室内固定田块连茬耕作,土壤有害生物量剧增,病虫害连年加重。特别是草莓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等土传病害,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将给草莓老区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土壤消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溴甲烷是世界上公认最有效的土壤消毒剂,不仅可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和土传病毒,也对线虫、土壤害虫及草籽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

  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存放在不同体积的压力钢瓶中,在常压下,气温在4℃以上时,可气化为比空气重3倍的溴甲烷气体,并能在土壤中迅速扩散和渗透,无孔不入,杀死土壤中病菌和害虫。

  一、消毒前准备

  1、土壤处理:先施足底肥,深耕疏松30厘米以上,清理残存草莓茎叶及根系,土面整平无大土块,土壤湿度适中(75%),可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2、覆盖薄膜:熏蒸必须在密闭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要用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覆盖(无滴膜更好),厚度为0.1毫米,宽度要比消毒地块宽出1米。并准备宽胶带,用于修补薄膜上的破洞。

  3、竹竿:搭小供棚用。

  4、钢瓶装溴甲烷:包装规格有25、40、100千克等,每个钢瓶压力7-8个大气压,为了使用安全,98%的商品溴甲烷中一般需加入2%的氯化苦作催泪剂,用作预警。每平方米用量50克,每亩用量33千克,根据土壤类型和湿度可适当调整。

  5、蒸发器:可使用玻璃瓶或普通640毫升的啤酒瓶。每千克溴甲烷的容积为600毫升,可消毒20平方米。每个蒸发器准备1根1.5-2米长的聚乙烯导药管,需内径与钢器瓶接口相匹配。

  二、操作步骤

  1、开沟:在熏蒸地块四周沿立柱开挖15-20厘米深的压膜沟。

  2、搭架:每隔2米(以盖膜不塌地为宜),用竹竿在地面上搭起30-40厘米高的小拱棚。

  3、布药点:在竹竿内侧,每20平方米放置1个蒸发器,在600毫升位置作标记,瓶子的一半埋入土中,瓶口略向外倾斜,有利于结束后抽出导药管。将导药管的一端插入瓶口内5-7厘米,导药管其余部分开沟埋好固定,引出小棚外,并伸出地面70-80厘米(略高于溴甲烷钢器瓶),导药管不能用聚氯乙烯或橡胶管代替。

  4、覆盖薄膜:膜的四周埋入压膜沟内,压膜土应尽量从里压,有立柱棚,立柱两边的塑料薄膜要同时埋在同一条沟内,连续熏蒸的地块,接壤处的两块膜也要埋入一条沟内,并压紧踩实,保证熏蒸密封彻底。
 
  5、放药:放药前,要仔细检查所有导药管是否放好,塑料薄膜四周是否封严,塑料薄膜确保无破洞。取下钢瓶保护帽,换上接头,将导药管与接头连接。旋转开启钢瓶阀门,使液态溴甲烷沿导药管流入薄膜下的蒸发器中,当溴甲烷达到作标记处(600毫升)时,立即关闭阀门。从钢瓶上拔下导药管,并慢慢地把导药管从棚内抽出,不要碰倒玻璃瓶。再将钢瓶移到下一点继续放药。

  6、熏蒸、通风:放药后,需保持密闭状态2-3天(48-72小时)后,揭开薄膜通风散气10天以上,即可种植草莓。将会大幅度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危害。

  三、注意事项。溴甲烷属于高毒化学物质,必须注意安全,使用前,先掌握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不能在密闭的大棚内消毒,通风期间严禁从事农业耕作,正在消毒地块要有明显标识。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