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叶斑病防治 .

   2008-12-29 1180
核心提示:香蕉叶斑病按其病原菌不同划分,有黄叶斑病(亦称褐缘灰斑病)、黑叶斑病(即煤纹病)、暗双孢叶斑病(即灰纹病)、叶条斑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香蕉叶斑病按其病原菌不同划分,有黄叶斑病(亦称褐缘灰斑病)、黑叶斑病(即煤纹病)、暗双孢叶斑病(即灰纹病)、叶条斑病、尾孢叶斑病和斑点病等真菌类病害。其中以前3种较常见,而又以黄叶斑病的发生和危害为国内外最多见、发生量最大。

  一、发病规律。

  香蕉叶斑病的发病条件与气温高低、空气湿度大小、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蕉园的坡向、地下水位高低等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南方香蕉种植区每年5~10月份为香蕉叶斑病盛发期,在此期间,又以雨季和每次台风暴雨过后为叶斑病暴发流行期。

  二、防治方法。

  针对香蕉叶斑病发病的一般规律,每年香蕉叶斑病的主要防治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只需在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多、病情有明显发展时进行防治即可。每年5~10月的台风雨季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应在雨季将至和雨天间隙之时选用防治效果较好、药效期较长且用药量少的新型农药如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200倍液进行防治。每次台风暴雨过后,由于香蕉植株部分组织受伤害严重,加上气温高、湿度又特别大,有利病菌大规模侵袭,是香蕉叶斑病及其它各种病害暴发的前兆,必须对香蕉病虫害进行一次总体性、综合性治理,可喷布12.5%腈菌唑1500倍液、24%应得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全面防治。在整个用药过程中,都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利用无毒无污染的生物农药,以保护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和档次,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或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