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芒果贮运损失的措施 .

   2008-12-12 1290
核心提示:1.采后处理结合采前防病 为了更有效防治病害,必须从花期开始,定期喷药,控制炭疽病和蒂腐病,直至套袋。套袋时间为采前30~40天,往往先喷药后套袋,使用材料有牛皮纸、旧报纸或其他有一定透气性的材料,但不宜使用塑料薄膜。套袋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所引起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1.采后处理结合采前防病
  
  为了更有效防治病害,必须从花期开始,定期喷药,控制炭疽病和蒂腐病,直至套袋。套袋时间为采前30~40天,往往先喷药后套袋,使用材料有牛皮纸、旧报纸或其他有一定透气性的材料,但不宜使用塑料薄膜。套袋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所引起的果蜜斑,而且有助于着色均匀与果粉的产生,对创造良好的商品外观十分有利。
  
  2.准确掌握采收期
  
  判断芒果采收熟度的方法不只一种,通常以果肩浑圆,皮色变浅,果肉转黄,果园中有个别黄熟果实跌落为合适采收期。有的地方则以盛花或座果期起至采收的天数作为采收的依据。
  
  3.采后防腐处理
  
  小试验与大生产均证实,采后热处理对减轻炭疽病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热水的温度及处理时间因品种而异,有效范围为50~55℃浸15~5min,如加上杀菌剂则效果更明显。
  
  4.贮运适温许多生产手册推荐的安全温度为13℃。其实,品种之间的差异极大,如“Haden”“keitt”为10℃,而“Carabao”“Pico”“Badam”为7.2~10℃,但“Raspuri”的贮温可低达5.6~7.2℃。至于相对湿度一般推荐85%~90%。广东广泛栽培的紫花芒在30~32℃,相对湿度70%左右的常温下12天失重率高达10%~15%。相对湿底低,不但失重多,而且引致皱皮,虽然没有腐烂,但影响商品外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严重。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