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梨树新虫害―――梨瘿蚊!.

   2010-07-05 四川农经网四川农经网2190
核心提示:今年成都地区梨树上普遍发生一种我省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害虫―――梨瘿蚊。据调查,成都地区的20多万亩梨树大都不同程度发生梨瘿蚊,被害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今年成都地区梨树上普遍发生一种我省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害虫―――梨瘿蚊。据调查,成都地区的20多万亩梨树大都不同程度发生梨瘿蚊,被害株率一般在50-80%,严重的达100%。此虫主要危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双筒状,春梢被害率达80%左右,幼树受害最重,在被害卷叶内均能剥出瘿蚊幼虫(蛆)。春梢、夏梢被害后,次年不能形成结果花芽,对梨树产量影响极大。由于害虫在卷叶内危害,各地果农普遍反映此虫很难防治。
  
  梨瘿蚊作为我省梨树上的一个新虫害,据龙泉驿区反映,此虫在去、前年已有发生,但数量少,未引起重视,今年由于气候适宜,故造成大流行。
  
  一、发生特点
  
  梨瘿蚊的发育要经过成虫、卵、幼虫(蛆)、蛹四个时期。成虫将卵产生在尚未展开的芽叶缝隙中,少数产在芽叶表面。孵化的幼虫(蛆)危害芽叶,2-3天后被害芽叶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叶面出现凹凸不平,叶片正面自两边边缘紧密纵卷呈双筒状,并越卷越紧,幼虫(蛆)居其中危害,致使叶片变褐,严重时枯死脱落,形成秃枝。
  
  据资料介绍,梨瘿蚊在安徽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蛆)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深度0-6厘米,2厘米深处最多,但也有少数在大树的树干翘皮裂缝中越冬。翌年梨芽开绽时,越冬代成虫大量出土飞翔在尚未开放的芽叶缝中产卵。卵呈球状,也有少数产卵在芽叶表面。从4月上中旬开始芽叶出现被害状,到5月中下旬大量出现卷叶,一片卷叶内有数头至数十头幼虫(蛆),虫龄不等,说明此虫发生期不齐整,有世代重叠现象。在树冠下土壤中也可发现有幼虫和蛹。此时被害叶片多数变褐,但也有初卷叶,剥开卷叶可发现低龄幼虫(蛆)。梨树因品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程度。黄金梨等韩国、日本梨受害最重,中国梨和西洋梨受害较轻;幼树比成年大树受害重。
  
  二、防治方法
  
  1、地面防治。在越冬代成虫出土前1周左右(即3月底至4月初)和第一、二代老熟幼虫脱叶高峰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特别是降雨后将有大量幼虫脱叶入土,在树冠下喷洒农药,效果良好。

  2、树冠防治。在越冬成虫(4月上中旬)和第一、二代(5-6月)成虫产卵盛期,进行树冠喷药,并可兼治其它叶部害虫。
  
  3、人工防治。于4-6月春梢大量抽生期,一经发现卷叶即实施人工摘除被害叶片,将摘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
  
  4、药剂选用。52.25%农地乐乳油1500-2000倍;48%乐斯本乳油1000-1200倍;10%安绿宝乳油1200-1500倍;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潜雕1000倍+敌敌畏1000倍,上述药剂均可选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