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梨采用棚架式栽培的优势 .

   2008-12-12 1440
核心提示:我国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引种日本砂梨品种,至80年代末一直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砂梨引入我国后,未充分了解其生长结果习性,仍习惯采用传统的直立栽培方法,没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反而出现落叶偏早、树势易早衰、枝条旺长、花期遇雨着果不良、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我国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引种日本砂梨品种,至80年代末一直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砂梨引入我国后,未充分了解其生长结果习性,仍习惯采用传统的直立栽培方法,没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反而出现落叶偏早、树势易早衰、枝条旺长、花期遇雨着果不良、果实偏小及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在日本,90%以上的砂梨采用棚架式栽培。棚架式栽培的初衷是抵御台风,后来发现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在日本逐步取代了直立式栽培。

    梨棚架式栽培的优势

    ①改善果实品质。采用平面化树形后,受光条件极大改善,这对花芽形成和果实发育极为有利;同时,也改变了梨树大多为短枝顶花芽结果的传统,长枝腋花芽成为结果重要组成部分,且花芽大而饱满、这些都会大大改善果实内质,在设施栽培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另外,大多果实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光条件、营养供应和水分输送相对平衡,故绝大多数果实大小均匀一致,加之疏花疏果和套袋技术的应用,果实外观好,商品性极优。

    ②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缓解树体早衰,有利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棚架梨树,幼龄枝组是结果的主体,经常性地更新枝组,加上疏花疏果严格控制负载量,使树势强健,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大大提高,也克服或缓解了树体早衰问题。

    ③可做到早期丰产。在日本,梨棚架式栽培密度小,一般5~6年后才进入大量收获期,实际上达不到早期丰产的效果。若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在培养上架主枝的同时,充分利用辅养枝结果,可做到早期丰产。

    ④便于管理。棚架栽培可将树体控制在一定高度,给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操作带来了极大方便,也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利用上述棚架栽培的优势可缓解我国南方某些气候条件对砂梨生产的不利影响。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