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葡萄+枣=亩产值上万 .

   2008-12-12 1620
核心提示:6月26日,四川省仁寿县曹家乡梨树村七组村民万永祥指着今年高换新枝的梨树说,他前年搞的梨子、葡萄、枣子混合栽培,去年3亩果园收获梨子1.02万公斤、葡萄0.61万公斤,总产值达3.5万元,亩平均产值1.17万元。“全村试验果园平均亩产值也在1.01万元左右。今年枣子正式投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6月26日,四川省仁寿县曹家乡梨树村七组村民万永祥指着今年高换新枝的梨树说,他前年搞的梨子、葡萄、枣子混合栽培,去年3亩果园收获梨子1.02万公斤、葡萄0.61万公斤,总产值达3.5万元,亩平均产值1.17万元。“全村试验果园平均亩产值也在1.01万元左右。今年枣子正式投产,到时候亩产值还会更高。”万永祥得意地说。

    2004年冬,“仁寿南梨中心”曹家乡掀起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潮。在县农业局果树站和乡农技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全国人大代表、梨树村党支部书记余新民带领村民率先尝试“梨+葡萄+枣”立体栽培模式,在1100亩梨园中划出200亩进行试验,并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稻田水果深沟高畦栽培、梨子本土花芽嫁接等新技术,不仅调整了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而且使栽培管理技术也上了一个台阶。万永祥站在果园里介绍,他们的葡萄按3米×0.8米的规格栽培,并且把葡萄垄修整成篱笆墙形状;在3米的行间,栽一排梨树,树呈直立或双杈形状;然后在梨树与葡萄之间的空隙地带,栽植冬枣子,“为保证果树正常生长,我们对果园地实行4米开厢,挖掘宽0.7米、高0.3米的排水沟,实现了排灌两便。”

    目前,曹家乡正在大力推广“梨+葡萄+枣”立体栽培模式,到年底实行这种新法栽培的果园面积将扩大到1180亩。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