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害虫: 枣瘿蚊.

   2010-05-27 广东星火计划网广东星火计划网1880
核心提示:枣瘿蚊(Contariniasp.)(1)别名和分类地位枣芽蛆、卷叶蛆、枣蛆,属双翅目,瘿蚊科。(2)分布该虫分布于全国各枣区,以山东、山西、河南、河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枣瘿蚊(Contariniasp.)

(1)别名和分类地位枣芽蛆、卷叶蛆、枣蛆,属双翅目,瘿蚊科。

(2)分布该虫分布于全国各枣区,以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五大枣区为害最为严重,是枣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

(3)为害特征以幼虫吸食枣树嫩叶汁液为害。枣瘿蚊的雌成虫产卵于未展开的嫩叶空隙中,幼虫孵化后,即吸食嫩叶汁液,叶片受刺激后两边纵卷,幼虫藏于其中为害。叶片受害后变为筒状,幼嫩叶会变得色泽紫红,质硬而脆,不久即变黑枯萎,一般以苗圃地苗木、幼树受害较重。

(4)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体似蚊,橙红或灰褐色,复眼黑色、肾形,头胸灰褐色,触角灰黑色,念珠状,腹背隆起黑色。腹部、胸背有3

块黑褐斑,前翅半透明,椭圆形,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足3对。雌虫腹部大,腹面黄白色或橙黄色,共8节,第1-5节背面有红褐色带,雄虫体小,灰黄色,腹节狭长,共9节。触角发达,长过体半,外生殖器灰色。由生殖突基节和端节合成,近于环形,阳具末端呈“山”形。

卵近长圆锥形,半透明,有光泽,一端稍狭,初产卵白色,后呈红色。

幼虫乳白色,蛆状,无足,有明显体节。

蛹裸蛹,纺锤形,初期乳白色,后变黄褐色。雌蛹足短于腹节。雄蛹足达腹末。

茧长椭圆形,灰白色,外附土粒。

(5)发生习性在华北枣区,该虫1年发生5-7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份成虫羽化,产卵于刚萌动的枣芽上,5月上旬为为害盛期,第1-4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8月中旬开始产生第5代幼虫,除越冬幼虫外,平均幼虫期和蛹期10天,幼虫越冬茧入土深度因土壤种类而不同,黄土地多在离地面2-3厘米处,沙土则在3-5厘米处,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23-27℃。另外,5月份,若干旱少雨该虫发生较迟。

(6)预测预报可采用越冬幼虫出土预测法。在树冠下2-3厘米深处的土层埋入一定数量的枣瘿蚊虫茧,并用笼罩之,从4月上旬开始,逐日检查出土幼虫数,当出土幼虫达50%时,即为该虫防治时期,并从该时期推算第一代幼虫发生高峰期。

(7)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措施结合枣树冬季管理挖树盘,消灭越冬虫茧。

②化学防治在越冬成虫羽化前或老熟幼虫入土前,进行地面封闭,在树冠下喷施50%的辛硫磷300倍,喷后浅耙,可杀死出土幼虫或老熟幼虫。树冠喷药防治,在幼虫为害高峰期喷施50%氧乐果1500倍+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等,均可取得较好防效。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