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枝干溃疡病 .

   2008-12-12 1740
核心提示:荔枝溃疡病又称荔枝干癌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荔枝溃疡病又称荔枝干癌病、粗皮病,主要危害荔枝主干及大枝,轻则致树势衰退,产量下降,重则致大枝干枯乃至全株死亡。

    【症状特点】发病初期病树主干或大枝患部表皮失左光泽,以后患部渐呈皱缩、粗糙龟裂.有的还可现突起的瘤状物。随着龟裂的扩大、加深,部分皮层翘起或剥落。严重时病害向深层扩展,延及木质部,使患部以上的枝条枯死、叶片脱落,全株树势衰退,甚至死亡。

    【病原及发病特点】荔枝溃疡病的病原尚未明确,有可能由病原真菌侵染所致。本病以山坡老树发病较为多见。不同品种发病轻重有差异。据福建漳州市农科所调查,当地以乌叶品种受害最重,甚至连直径1厘米的小枝也易受害。此外,伤口较多的树干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鉴于本病病原尚未明确,防治正可试用下述措施:(1)刮除疝部,涂药控痫。对初发病树,应及时用小刀刮除病部龟裂或翘起的皮层。并小心收集碎屑加以烧毁。刮除范围可适当扩大到周围0.5~1厘米宽的无病组织。其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度,然后在刮净的部位上涂药。药剂可试用波尔多浆,或75%百菌清+50%瑞毒霉 (1:1)50~1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50~100倍液,或70%可杀得悬浮剂+50%瑞毒霉锰锌(1:1)50~1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72%普力克水剂(1:1)50~1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粉5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50倍液。或5074二唑酮硫磺悬浮剂50倍液,或50%甲羟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