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龙眼、荔枝鬼帚病 .

   2008-12-12 1700
核心提示:龙眼学名Dimocarpuslongans10ur.异名EuphorialongansSteud.药名桂圆、圆肉。药用其果肉(假种皮)、种子(龙眼核)及根、叶。具利湿、通络、清热解毒、解表利湿之功效。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龙眼 学名 Dimocarpus longans 10ur.异名Euphoria longans Steud.药名桂圆、圆肉。药用其果肉(假种皮)、种子(龙眼核)及根、叶。具利湿、通络、清热解毒、解表利湿之功效。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症状 龙眼鬼帚病又称丛枝病、麻疯病。病梢幼叶浅绿狭小,叶缘卷缩不能展开,致整片叶子呈线状。成长叶片凹凸不平呈波状,叶脉黄绿色呈明脉状,脉间现不规则形黄绿色大小不等的斑纹,叶缘向叶背卷缩,叶尖下弯,小叶柄扁化略变宽。病情严重的,叶片呈深褐色畸变,致病梢上畸形叶干枯脱落或成秃枝状。新梢丛生、整个枝梢呈扫帚状。花穗染病,节间短缩或丛生成簇状,花畸变且多密集,致病花早落不结实,偶有结实者,果小,果肉无味,不能食用。干枯的病穗不易脱落,多悬挂在枝梢上。

    病原 Longan witches broom virus称龙眼鬼帚病毒。病毒粒体线状,大小12×1000(nm),只在寄主筛管内存活,少数单独存在,多为许多粒体聚在一起。该病毒除侵染龙眼外,还可侵染荔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通过嫁接传毒,用2年生砧木嫁接病枝,经7―8个月即发病。种子也可带病。靠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自然传毒媒介主要是荔枝蝽象若虫(Tessaratomapapil10sa Drury)和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生产上幼龄树、高压苗较成年树及实生苗发病重。红核仔、牛仔、大粒、油潭木、赤壳、福眼、蕉眼等品种都感病,信代本、东壁龙眼等则较抗病。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带病苗木外运,以减少发病。(2)从优良母树上采种或选取接穗,不能用病树上接穗或高压苗木。(3)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4)及时防治荔枝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5)发病轻的树可及早剪除病枝、病穗,这对减轻病势和延长结果年限有一定的作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