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第三代荔枝蒂蛀虫 .

   2008-12-12 1420
核心提示:一,当前动态 第二代荔枝蒂蛀虫从4月上旬至下旬由南至北相继进入成虫高峰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电白县站4月13日调查,早熟品种三月红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为9.3头.最高14.3头,蛀果率一般10.8%,最高15.3%,中熟品种白腊、黑叶、白糖罂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为o.3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一,当前动态

    第二代荔枝蒂蛀虫从4月上旬至下旬由南至北相继进入成虫高峰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电白县站4月13日调查,早熟品种三月红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为9.3头.最高14.3头,蛀果率一般10.8%,最高15.3%,中熟品种白腊、黑叶、白糖罂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为o.3头?最高1.5头,蛀果率一般0.5%,最高1.3%;广州市站4月中旬调查.第一代蛀果率平均为5.64%.高的达68%.其中落地果蛀果率平均为21.25%,百果活虫平均为9.12头,高的达31头.同比略减.树上蛀果率平均为2.41%,同比增加12.6%;惠阳区站4月15日调查,早熟品种妃子笑落地果蛀果率平均为38.2%,最高51.7%。百果虫量平均26头,最高37头.比去年的54.1头减少51.9%;

    二,发生趋势

    今年挂果面积大.早、中、迟熟品种混栽现象较普遍,早熟品种处于膨大期,中、迟熟品种处于幼果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田间虫源辗转为害。据广州气象台预测.4―6月份雨量偏少,平均气温略偏高,利于荔枝蒂蛀虫发生。预计第三代荔枝蒂蛀虫在我省荔枝主产区发生中等。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由南至北相继进入成虫高峰期.主要发生特点是:发生期不一致,发生分布不平衡,早熟品种重于中、迟熟品种。

    各地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准确掌握该虫发生动态,准确预报成虫发生高峰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及时分类指导防治,降低该虫源基数,减少为害,确保荔枝的安全生产。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