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褐腐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

   2010-06-27 第一食品网第一食品网4060
核心提示:桃褐腐病又称菌核病、果腐病,是桃树的重要果实病害。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桃果实,其次也能为害花、叶和新梢。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都能受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桃褐腐病又称菌核病、果腐病,是桃树的重要果实病害。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桃果实,其次也能为害花、叶和新梢。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都能受害,但越近成熟受害越重,果实发病,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若条件适宜,病斑在几天内就会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最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霉丛,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病果腐烂后,有的脱落,有的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

发病原因:桃褐腐病的病原是真菌中子囊菌亚门的链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僵果是由病菌菌丝与果肉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大型菌核,病菌在僵果中可存活数年之久。温室升温后,僵果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水滴飞溅传播,引起初次侵染。最初经皮孔侵入果实,后期主要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果实。在果实成熟期,温暖多湿的环境发病严重。褐腐病的发生情况与虫害关系密切,在果实生长后期,若蛀果害虫严重,并且湿度过大,桃褐腐病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落果。受害果实不仅在采收前相互传染为害,而且在贮运期间也会继续发病,造成很大损失。另外,温室内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也利于病害发生。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