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流胶病及防治 .

   2008-12-29 2450
核心提示:1.分布:桃流胶病又称树脂病,在我国各桃区普遍发生,尤其在南方发病严重。病因复杂,不易彻底防治。流胶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果品质量,甚至死枝死树。 2.症状:此病多发生于桃树枝干处,尤以主干和主枝杈桠处最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1.分布:桃流胶病又称树脂病,在我国各桃区普遍发生,尤其在南方发病严重。病因复杂,不易彻底防治。流胶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果品质量,甚至死枝死树。

  2.症状:此病多发生于桃树枝干处,尤以主干和主枝杈桠处最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其后胶质渐成冻胶状,失水后呈黄褐色,干燥时变为黑褐色。严重时树皮开裂,皮层坏死,生长衰弱,叶色变黄,果小味苦,甚至枝干枯死。

  3.发病规律:关于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凡使桃树正常生长发育产生阻碍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流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以下几项因素可使桃树发生流胶:

  (1)由于寄生性真菌、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穿孔病等均可引起流胶。

  (2)根部病害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以及银叶病、病毒病,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发生流胶。

  (3)枝干、果实被害虫如红颈天牛、吉丁虫、大青叶蝉、蚱蝉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桃蛀螟、椿象、蜗牛蛀食引起果实流胶等。

  (4)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以及重修剪也能引起流胶。

  (5)不良环境条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土壤黏重、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缺镁、空气硫害、氨害等,使桃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6)砧木与品种的亲和性不良,如用毛樱桃砧、杏砧接桃容易发生流胶。

  病菌为害时,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树体因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胶后,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尤以雨后为甚,树体迅速衰弱。

  4.防治方法:

  (1)加强土、肥、水的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抵抗能力。

  (2)及时防治桃园各种病虫害。

  (3)剪锯口、病斑刮除后涂抹843康复剂。

  (4)落叶后,树干、大枝涂白,防止日灼、冻害,兼杀菌治虫。涂白剂配制方法:生石灰12千克,食盐2~1.5千克,大豆汁0.5千克,水36千克。先把优质生石灰用水化开,再加入大豆汁和食盐,搅拌成糊状即可。

  (5)芽膨大前期喷洒5度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越冬病菌。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