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 .

   2008-12-29 1900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随着桃树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日益发生严重,有的园片甚至发生大爆发,很多果农对该病了解不深或选择药剂不当,以致有的即使用了农药,却因用药效果不理想,造成桃树大量落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难防治的原因 1.肥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近几年来,随着桃树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日益发生严重,有的园片甚至发生大爆发,很多果农对该病了解不深或选择药剂不当,以致有的即使用了农药,却因用药效果不理想,造成桃树大量落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难防治的原因 
   
  1.肥水管理及修剪不当,特别是很多果农习惯偏施氮肥,造成树体徒长,通风透光不畅,抗逆性差,给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 
   
  2.多数果农习惯于用链霉素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而有些市场上的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差,含量低,甚至有的含量为零,果农误认为链霉素的防治效果差。 
   
  3.没有分清是细菌性穿孔病还是真菌性穿孔病,在选择农药上存在着盲目性,没有使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药。 
   
  4.没有选择合理的防治时期,往往发现病斑才去防治,错过了防治的最好时期。 
    
  二、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1.加强桃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并注重微量元素的应用。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链霉素或青霉素。从现在农药市场来看,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产品没有含量,用了这样的产品,防治的效果很差或没有防治效果,所以,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来防治。 
   
  3.了解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区别,合理选药用药。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呈水渍状,多角形;叶片正面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进一步发展叶片病斑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真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呈褐色,病斑落后形成近圆形穿孔。真菌性穿孔病病斑较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偏大。所以,只有分清了他们的区别才能在用药上做到有的放矢,如选择叶枯唑类、二氯异氰尿酸钠类、氯溴异氰尿酸类、中生菌素类等,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 
     
  4.抓住关键时期,选择特效农药,喷药保护。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结晶30倍液进行彻底清园。发芽后,因为春季溃疡斑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所以,这一时期要合理选择农药,如20%裁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赛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超铜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这些农药对真菌、细菌均能防治,效果甚佳。套袋后可选择33.5%海正必绿2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20%裁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超铜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结合使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