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流胶病的防治 .

   2008-12-12 1550
核心提示:流胶病在大樱桃产区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病害,目前其发病原因不明,不易彻底根治。植株流胶则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和果品质量,重则会引起死枝、死树,对大樱桃的生产影响较大。 一、症状及发病部位 1.病因。樱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比较复杂,凡使树体正常生长发育产生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流胶病在大樱桃产区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病害,目前其发病原因不明,不易彻底根治。植株流胶则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和果品质量,重则会引起死枝、死树,对大樱桃的生产影响较大。

  一、症状及发病部位

  1.病因。樱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比较复杂,凡使树体正常生长发育产生阻碍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流胶。

  一是由于寄生性真菌、细菌为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穿孔病等均能引起流胶.二是虫害,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诱发流胶,如吉丁虫、红颈天牛等。三是根部病害也能引起流胶。如根癌病、根腐病。四是机械损伤,过重修剪,剪锯口,以及冻害、日灼等也能引起流胶。五是建园不合理。土壤黏重,通气不良,排水不良,园区积水过多,使树体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2.症状及发病部位。此病多发生于枝干,主干和主枝树杈处更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柔软、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胶质逐渐成冻胶状,几乎透明,失水后呈黄褐色,干燥时变黑褐色,表面凝固。严重时树皮开裂,其内充满胶质,皮层坏死,生长衰弱,叶色变黄,树势减弱。此病在辽南地区,每年5~6月和8~9月为两次发病高峰期。

  二、加强果园管理 .

  1.合理建园,改良土壤。大樱桃适宜在砂质壤土和壤土上栽培,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不在土壤黏重、通气不良和排水不便的地方建园。

  2.合理修剪。一次疏枝不可过多,对大枝也不宜疏除,避免造成较大的剪锯口伤,避免流胶或干裂,削弱树势。树形紊乱,非疏除不可时,也要分年度逐步疏除大枝,掌握适时适量为好。

  3.加强土壤管理。樱桃树不耐涝,雨季防涝,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4.枝干涂白。冬春季树干、大枝涂白,防日灼、冻害。涂白剂配制方法:生石灰6公斤,氯化钠1―1.5公斤,大豆汁0.3公斤,水20公斤。先把优质生石灰用水化解开,再加人大豆汁和氯化钠,搅拌成糊即可。

  三、药剂防治

  1.芽膨大前,喷洒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越冬病菌。

  2.刮治病斑。在樱桃休眠期首先进行刮胶和除掉腐烂树皮,尽量减少机械损伤,然后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50-100倍液,连续3次涂抹病斑,对病斑防效可达70%-85%,效果比较明显。

  3.对病斑包上黏黄泥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没有石硫合剂和福美砷效果明显。

  樱桃树流胶病的防治,要以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为主,配以适应的药剂防治为辅,才能更好地预防流胶病发生,加快樱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