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核桃举肢蛾树上与地下结合.

   2010-06-22 四川农经网四川农经网11710
核心提示: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是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核桃产区重要的害虫。一年发生l~2代,老熟幼虫在树下2~3厘米深的土内结茧越冬,5月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是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核桃产区重要的害虫。一年发生l~2代,老熟幼虫在树下2~3厘米深的土内结茧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时间一般在下午,多在树冠下部叶背活动。其静止时,后足侧向上伸举,故名“举肢蛾”。成虫交尾后,多在晚上6~8时产卵。卵多产在两果相接的果面上,其次是产在果实的萼洼,也有产在果实梗洼附近或叶柄上的。每头雌蛾能产卵35~40粒,卵经4~5天孵化。幼虫孵化后即在果面爬行,寻找适当部位蛀果。初蛀入时,孔外出现透明白色胶珠,后变为琥珀色,隧道内充满虫粪。核桃被危害以后,青皮皱缩,逐渐变黑,造成早期脱落。有的虽然未脱落,但果仁已经变质,干缩变黑失去食用价值。幼虫在果内的危害期为35~40天,幼虫成熟后,脱果坠于地面,入土结茧越冬。根据核桃举肢蛾的生活习性,宜采用地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地下捡拾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引起落果的高峰期,要及时捡拾落果,集中深埋于5厘米以下土中,杀灭幼虫。
  
  树上喷药6月上旬到7月下旬是幼虫蛀果期,每隔10天可喷洒一次5%的功夫菊酯2000倍液,既可杀灭举肢蛾幼虫,又可兼治黄刺蛾、绿刺蛾等害虫。
  
  主干注射6月下旬到7月上旬在树干上钻一个小洞,用高压注射器将40%的久效磷乳油按1∶1的稀释液注入,防治率可达80%以上。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