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霜疫霉病 .

   2008-12-12 890
核心提示:龙眼霜疫霉病是龙眼果实的重要病害。 在我国龙眼产区均有分布发生,主要发生在果实采收前,引起烂果和落果;果实采收后,在运输销售期意,病果仍继续发展,烂果率有时高达30%-50%。 [症状] 果实受害,病多在果蒂开始发生,初期果皮表面呈现褐色至黑色的不规则病斑,数日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龙眼霜疫霉病是龙眼果实的重要病害。

    在我国龙眼产区均有分布发生,主要发生在果实采收前,引起烂果和落果;果实采收后,在运输销售期意,病果仍继续发展,烂果率有时高达30%-50%。

    [症状]

    果实受害,病多在果蒂开始发生,初期果皮表面呈现褐色至黑色的不规则病斑,数日后,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果,病果变黑色,果肉腐烂,有酒味和酸味,并流出褐色汁液。病害发生到中后期,病部表面呈现白色霜霉状物。叶片受害,病部出现褪绿斑驳,以后病斑扩展成为不规则的黄绿色斑块,遇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也生出白色霜霉状物。

    [病原]

    病原为一种真菌,即龙眼霜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其菌丝多分枝,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取养分。孢子囊梗直立,末端稍尖。孢子囊长椭圆形,淡褐色,顶端有明显的乳状突起。

    [发病规律]

    本病菌可能以菌丝在病部上越冬,翌年春季借风雨传播,成为初次侵染来源。病害既侵染叶片,又侵染果实。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间侵染近成熟的果实。在果实采收前,遇高温高湿和南风天气,病害迅速蔓延,病情重,落果也严重。凡果园管理粗放,排水不良,果园荫蔽潮湿,有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主要抓控制果园湿度,深耕改土和施用有机肥,清洁果园过冬。

    (2) 药剂防治:做好清园后,喷药封园。对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在开花前或谢花后和果实近成熟期前,分别喷药保护一次。具体实施和选用的农药品种,可参考“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方法部分。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