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板栗干枯病

   2008-12-29 1220
核心提示:栗干枯病又称栗胴枯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栗干枯病又称栗胴枯病、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是栗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各主要板栗产区均有发生,部分产区受害严重。被害栗树树皮腐烂、树势削弱,重则造成死枝死树,故应引起广大果农的重视。 

  一、危害症状 栗干枯病危害树干、主枝和小枝。发病初期枝干退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圆形斑点,而后发展成较大的不规则的红褐色斑块,最后围绕整个树干,并上下扩展。病部略微凹陷,患病组织松软、稍隆起,有时流出黄褐色汁液。刮病树皮时,可见患病组织溃烂,呈赤红褐色水渍状,有浓厚的酒糟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逐渐失水、干缩,外观呈灰白色,并在病皮下产生黑色小点,最后病皮干缩开裂,病部周围形成愈伤组织。病部斑块环绕枝干10天后上部枝条枯死。幼树多在树干基部发病,致使上部枯死,病部下端产生愈伤组织,反复发病后树干基部形成一块大瘤直至病树死亡。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皮内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树皮上的伤口侵入。早春气温回升至栗树发芽前后是病害发生最严重时期。树干上原发性病斑多集中在西南面或南面,北面相对较少。早春气温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发病重。秋冬干旱年份,第二年春发病明显加重。另外,栗树休眠期前后发病重,密植园及管理粗放园发病重。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