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合理管理,可促进高产.

   2010-08-21 甘肃农业信息网甘肃农业信息网1160
核心提示: 枇杷成熟期早,有“初夏鲜果第一枝”的美誉。但枇杷是低产果树,其栽培管理十分重要。日前,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的果树专家袁卫明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枇杷成熟期早,有“初夏鲜果第一枝”的美誉。但枇杷是低产果树,其栽培管理十分重要。日前,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的果树专家袁卫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我省闻名国内外的优良枇杷品种――白沙枇杷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记者:枇杷在我省分布较广,目前江苏主产区包括哪些地区?

  袁卫明:枇杷在我省分布虽广,但目前主产区只限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太湖丘陵果区――洞庭东西山和光福,以白沙枇杷闻名,是我国唯一的白沙枇杷商品生产基地。另外,如皋、海门、扬中、邗江、东台、无锡、张家港、常熟等地也有零星栽培。我省长江下游平原区和沿海果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枇杷产业的发展。

  记者:白沙枇杷是我省枇杷的当家品种,这里面主要包含哪些优良品种?

  袁卫明:我省是枇杷经济栽培的北缘地区,应选择抗寒性较强、花期长或花期迟的地方品种种植。生产上也陆续选育出了一批优质丰产的品种,以白玉、冠玉、青种、鸡蛋白、荸荠种等为主,目前已成为生产优势品种。另外还选育出了常绿5号、常绿4号等优良单株。

  记者:目前白沙枇杷在生产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袁卫明:一是冬季低温限制了枇杷的经济栽培,开花坐果及果实生育期正处于冬季,花果易受冻害,影响产量;二是枇杷新种植区未全面使用疏花匀果技术,导致果实小,品质下降,而且次年还会减产;三是保鲜技术未到位,白沙枇杷储藏期比红沙枇杷短,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保鲜期5-7天,无法长途运输。

  记者:白沙枇杷在生产中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袁卫明:一是巧施肥料,一年施3次肥:开花前基肥以猪、羊厩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70%;春梢开始生长前的春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20-30%;采前或采后的夏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10%。二是矮化树冠,推广变则主干形、分层形等矮化树形,采用拉枝、修剪等措施抑制顶端优势,促使树冠横向生长;9月下旬修剪,10月底结束。三是疏花匀果,早期疏花可延长开花期限,防止冻害;4月上旬匀果和套袋,没有受到冻害、生长健壮的枝条每果穗留2-4个果(中果型品种白玉每果穗留3-4个、大果型品种冠玉每果穗留2-3个),脆弱的枝条每果穗留1个果。四是病虫防治,将农业措施与无公害农药喷施相结合,防治叶斑病、黄毛虫、苹果密蛎蚧及介壳虫等,确保果品安全。

  记者:目前常用的储藏方法有哪几种?

  袁卫明:⑴室温储藏,每盒装5-6公斤,堆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储藏期不超过10天;⑵低温储藏,在1-5℃、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储藏15-25天,腐烂加干耗不超过10%,但风味变淡;⑶气调储藏,用0.06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袋装果,用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每天调控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或用0.01-0.03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袋装果,结合低温简易气调储藏,储藏期25-30天。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