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害综合治理主要措施

   2010-10-24 来源: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本文作者8570
核心提示:(1)清洁果园卫生。葡萄落叶后,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架上的病果、病叶、病蔓,尤其注意清理白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

(1) 清洁果园卫生。  

        葡萄落叶后,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架上的病果、病叶、病蔓,尤其注意清理白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带病部分。在北方地区,应在埋土防寒前清理完毕,而后结合埋土防寒,把落在地面的各种病残体,尤其是病果和落叶,清理干净,集中处理。 由于葡萄白腐病、霜霉病、根癌病等病菌,都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成为这些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所以葡萄园的病残体绝对不允许埋在葡萄园内,而必须运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挖沟深埋。如果利用这些病残体垫圈沤肥,这样的圈肥也决不允许再施入葡萄园内。 因为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等都是潜育期较短、再侵染次数较多的病害,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病穗,病叶、病蔓等已发病的部分,可降低病害损失。对摘除的患病材料也要运出园外,挖坑深埋。 摘除时,要根据病害特点,分别掌握要点。例如,对霜霉病是早期摘除病叶片,尤其注意近地面部位;对穗轴褐枯病,要重点剪除病穗轴;对白腐病首先要注意植株的近地面部分,彻底摘除早期发病的病穗及病果粒,兼顾其他部位的病果粒、病穗轴、病叶及病蔓;对黑痘病要重点剪除发病的幼叶、幼果、嫩梢、卷须;对炭疽病和灰霉病主要是彻底剔除病果粒等。  

        (2) 药剂防治。

        葡萄病害的化学防治是必不可少的防治措施。休眠期主要是使用铲除性药剂杀死架上及架下的越冬病菌,常用药剂是五氯酚钠200-300倍稀释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结晶30-50倍稀释液等。喷药时,必须既喷架上枝蔓,又喷架下土壤,才有比较理想的铲除效果。  
       1)、 常用药剂: 
       ⑴ 多菌灵。多菌灵有可湿性粉剂、胶悬剂、乳剂等多种剂型,内吸性药剂,对多种病害如黑痘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较好,对白腐病有效,对霜霉病效果较差
       ⑵ 波尔多液。因为葡萄对石灰敏感,对铜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应当使用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不能使用等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 
       ⑶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药效及抗药性问题与疫霜灵相同,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⑷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白腐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对炭疽病也有效;对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效果较差,常用600-700倍稀释液。 
       ⑸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使用倍数及药效与福美双近似。 
       ⑹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灰霉病有特效,对白腐病有治疗作用,常用1 000-1 500倍稀释液。 
       ⑺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使用1 000倍稀释液对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等有特效。如果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 
       ⑻ 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对白腐病有特效,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⑼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霜霉病防效较好,对其他病害效果差,常用400-500倍稀释液。 
       ⑽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效果较好,对霜霉病无效,常用1 200-1 500倍稀释液。 
       ⑾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多种病害有效,但对霜霉病效果较差,对白腐病不如退菌特,常用800-900倍稀释液。
       ⑿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药效与多菌灵类似,但该药对白粉病效果较好。
       ⒀ 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抗性霜霉菌有特效,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⒁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使用600-750倍稀释液对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白粉病效果好,对穗轴褐枯病防效稍差。 
       ⒂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进口保护性药剂,使用800-1 000倍稀释液对穗轴褐枯病效果较好,对白粉病效果较差,对其他病害也有效。 ⒃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炭疽病、白腐病防效较了,常用600-800倍稀释液。 ⒄ 90%疫霜灵可溶性粉剂。使用600-700倍液对霜霉病效果好,对其他病害无效或效果差。 

       2)、 对症下药: 

       ① 霜霉病。一般6月中旬或6月下旬开始喷药;雨早、雨多年份应适当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应间隔12天左右,连喷3-4次。对霜霉病比较有效的保护性药剂是各种铜制剂、杀毒矾、百菌清;内吸剂是乙磷铝和瑞毒霉。 
       ② 白腐病。一般应从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间隔15天左右,共喷5-6次。对白腐病最有效的药剂是福美双。另外,多丰农、速克灵、甲霉灵对该病可能有治疗作用,果穗发病后喷2-3次,可控制病情
       ③ 白粉病。应在幼叶、幼果、嫩梢防治,最有效的药剂是三唑酮、甲基托布津、速保利等。 
       ④ 褐斑病。一般从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间隔12天左右,2-3次即可。铜制剂、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锰锌、福美双等;速克灵、扑海因等都对该病有效。 
       ⑤ 灰霉病。该病在开花前后和果实成熟前后各有一发病高峰。最有效的药剂是速克灵、扑海因。 
       ⑥ 炭疽病。喷药时期及注意事项与白腐病相同。对炭疽病较有效的药剂有铜制剂、炭疽福美、多菌灵、托布津等
       ⑦ 黑痘病。用药时期是花前半月、落花60%左右、花后半月这三次。各种铜制剂、多菌灵、托布津等效果较好。 
       ⑧ 黄叶病。发芽后只要发现黄叶,立即喷施有机铁溶液2-3次,柠檬酸铁具有很好的效果。 
       ⑨ 穗轴褐枯病。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穗轴抽生到果实加速膨大以前,一般喷药2-3次,常用药剂是扑海因。 

       3)、 栽培措施:

       多种栽培措施对葡萄病害综合治理也十分重要,其主要的措施有以下一些: 
       ① 地面覆膜。阻断土壤中的病菌随雨水反溅向上传播,可明显减轻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等。 
       ② 地面施药。在地面喷撒福美双等药粉2-3次,对白腐病等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③ 壮树防病。合理施肥、灌水;合理调整结果量;改良土壤,促进根部发育有明显的壮树防病作用。 
       ④ 搞好夏剪。剪除距地面40厘米米范围内的叶片和新梢,及时疏除多余枝蔓,控制新梢长度等措施,有利于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对控制多种病害有明显效果。
       ⑤ 提高结果部位。距地面40厘米范围内不留果穗,可明显延迟白腐病的发病期,减轻该病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