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与方法(一) .

   2008-12-29 830
核心提示:山楂的耐藏性较好,但在贮藏过程中,仍有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果实极易失水而萎蔫;其次,易受霉菌侵染而导致大量腐烂。因此,山楂贮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品种及栽培要求 1.品种山楂的品种、品系较多,栽培地域较广,应选择大面积栽培的耐贮藏品种。 2.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山楂的耐藏性较好,但在贮藏过程中,仍有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果实极易失水而萎蔫;其次,易受霉菌侵染而导致大量腐烂。因此,山楂贮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品种及栽培要求

    1.品种 山楂的品种、品系较多,栽培地域较广,应选择大面积栽培的耐贮藏品种。

    2.地域与气候的影响 山楂在我国分布极广,一般高纬度较寒冷的北方地区所产的山楂,往往比产于低纬度较温暖的南方山楂品种耐贮藏。如辽宁、北京、山东等地产的许多品种,比河南、湖北等地产的山楂品种耐贮藏,而云南产的山楂最不耐贮藏。

     3.采摘期(成熟度)的影响 山楂采摘期的确定,往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要、用途和耐贮藏性。一般用于长期贮藏的山楂,采收期可适当提前,用于鲜销和加工的山楂,则应适当晚些采收,其风味、产量都将相应提高。但用于贮藏的山楂,采摘过晚,山楂大量落果,机械伤增加,果实采后很快衰老、变软、腐烂增多,耐藏性降低。采收过早,会导致果色、香、味等固有风味不足,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采后造成果实失水严重而大量萎蔫,使耐藏性降低。

    一般当果皮变成红色,果面出现果粉或蜡质时,即可进行采摘。采摘以上午为宜,尽量减少机械伤。采后用散堆等方式在阴凉处放置1天-2天,散去田间热,或直接入0℃冷库贮藏。

    (二)贮藏条件

    1.温度要求-1℃-0℃;

    2.湿度要求85%-95%;

    3.气调指标氧3%-5%、二氧化碳3%-5%;

    4.贮藏期3个-7个月。

    (三)贮藏保鲜技术及管理措施

    山楂的贮藏方法很多,创造山楂贮藏环境中适宜的温、湿度和气体条件,是延长贮藏寿命的技术关键。各地从“低温、防热、保湿、通气”的原则出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贮藏方法。

    1.简易贮藏

    (1)沟藏:在山东、河北等地多用此方法。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不易积水、交通方便的地方挖贮藏沟。沟的走向以南北为宜。一般沟上宽为100厘米-120厘米,沟深为50厘米-60厘米,下宽为70厘米-80厘米,沟长以贮量和地形而定。沟底要平整。铺厚10厘米-15厘米的细湿沙,摊平压实。然后把选好的山楂堆放其上,每层厚为40厘米-50厘米,堆顶呈屋脊状,以后逐渐下沉呈平项形。在贮藏前白天要盖草帘或苇席,夜间揭开散热。后期主要是防冻,当地冻有两指深以上时,顶上要加盖干草、树叶等防寒,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土,厚30厘米-40厘米。沟的两侧要挖一小型排水沟。此法简便,成本低,可贮至翌年清明左右。

    有的地区用沟沙藏山楂,其规格同前。只不过是效果方法不同,是放一层果,盖一层湿的细沙,直到顶部为止。沟的四壁和顶部均放置树叶,以此把果和土隔开,其他方法均同前。河北抚宁山区用此法贮藏山楂至翌年清明甚至到谷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