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麻皮蝽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

   2008-12-12 1060
核心提示:[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9-23毫米,雄成虫体长18-20毫米。头长,背面黑色,有较粗刻点,前端较尖。触角黑色,第五节基部淡黄色。前胸背板满布黄白色小点,其前缘亦为黄白色,中央还有一条黄白色纵纹。前翅棕褐色,革质部有时稍呈红色,除中部外也散生着黄白色小点,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9-23毫米,雄成虫体长18-20毫米。头长,背面黑色,有较粗刻点,前端较尖。触角黑色,第五节基部淡黄色。前胸背板满布黄白色小点,其前缘亦为黄白色,中央还有一条黄白色纵纹。前翅棕褐色,革质部有时稍呈红色,除中部外也散生着黄白色小点,膜质部稍长于腹部。腹部背面两侧黑白相间,腹面黄白色,其两侧的各节相接处及气门部为棕黑色,末节有一棕黑色大斑纹。卵淡黄色,长约1.5毫米,圆桶形或近球形,顶端有圆形卵盖,周围有一圈锯齿状小刺。若虫体扁平,黑褐色,头短小。胸部背面中央有淡黄色纵纹。腹部背面中央第四、五、六节上各有一对红褐色圆斑,中有一臭腺孔,可分泌臭液。

    [发生规律]

    麻皮蝽以成虫群集于各种温暖、荫蔽的缝隙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即可外出活动,4-5月间产卵。卵一般产于叶背,常为12粒排成规则的卵块,卵期4-6天。若虫孵化后群集在卵块附近吸食叶片的汁液,二龄以后才分散为害。6月份第一代成虫出现,8-9月份出现第二代成虫,10月份出现第三代成虫。成虫寿命可长达2个月,越冬代更长。第二代以后,多转移至果实上为害。

    [防治方法]

    (1)喷药防治。在该虫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有良好的效果,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

    (2)掌握发生时间,在初孵的幼若未分散时进行捕捉。同时,保护天敌,特别是寄生于卵的跳小蜂。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