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缺硼原因及防治办法 .

   2008-12-12 870
核心提示:缺硼症是广东柑桔常见的缺素症之一。缺硼时根尖生长受到抑制,会出现大量落花、落果,病叶叶脉增粗、发黄,严重时裂果、木栓化,甚至叶柄开裂,叶片无光泽、较厚,向后弯曲、畸形,叶肉有暗褐色斑点,有的叶背主脉基部有黑色水渍状斑点,嫩叶上发生不定形的黄色水渍斑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缺硼症是广东柑桔常见的缺素症之一。缺硼时根尖生长受到抑制,会出现大量落花、落果,病叶叶脉增粗、发黄,严重时裂果、木栓化,甚至叶柄开裂,叶片无光泽、较厚,向后弯曲、畸形,叶肉有暗褐色斑点,有的叶背主脉基部有黑色水渍状斑点,嫩叶上发生不定形的黄色水渍斑点;严重缺硼时,叶片大量早落,枝条枯死,有时整株干枯,幼果果皮呈现乳白色微凸小斑,严重时出现下陷的黑斑。成长的果皮粗糙、增厚、坚硬,果面起瘤,汁少,种子败育,白色中果皮及果心充胶,在春旱时病果症状明显。为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引起柑桔缺硼症的原因

  1.土壤含硼量不足:如山地果园多为红壤、黄壤、酸性砂质土壤或紫色土壤。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少,瘦瘠,有效硼含量低。

  2.土壤含钙过量或施用石灰过多:碱性较大,土壤中水溶性硼含量降低,使柑桔缺硼。

  3.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既影响各营养元素的平衡吸收,也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瘦瘠、有效硼含量低。特别在干旱时,土壤龟裂严重,硼酸分子不能溶于水中被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硼在植株体内运转。雨水多时,土壤中有效硼被冲洗流失,柑桔植株亦易出现缺硼症状。

  4.管理措施不当:不及时疏花疏果,挂果量过多,造成硼的供应不足。

  5.其它因素:因病虫害及人为损伤输导组织,影响硼分子向各器官输送,造成零星植株先后出现缺硼症。

  二、防治措施

  1.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每年冬季结合扩穴,大量增施有机质肥,如紫云英、稻秆、腐熟的牛猪栏粪、麸类等。同时对冲积砂土,应逐年客土,加厚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根群的吸收力,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

  2.防旱、排涝,减少有效硼的固定和流失: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雨季应注意开沟排渍,旱季及时覆盖或灌水防旱。

  3.采用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做到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多施复合肥或复混肥,避免偏施或重施氮、磷肥。采用淋施,减少干施次数,提高吸收力。

  4.增施硼肥:一般在春梢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0.2%硼砂或硼酸液。对严重缺硼的树在扩穴覆土时每株加施50~70克硼砂,或在幼果生长期结合根外施肥加施0.2%硼砂1~2次。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