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发病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和花蕾,也可危害茎和果实。叶片发病时多始于叶缘,有直径2~5毫米的褐色病斑,然后逐渐变成欠病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最后干枯脱落。花蕾发病时先在萼片上产生灰色斑,然后扩展到整个花器或花梗,引起花蕾干枯。嫩枝发病时病部变灰腐烂,病部以上枝叶凋萎。
发病特点: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可通过水滴传播,也可接触传播。病原从水孔或伤口侵入。发病适宜温度17~23℃,生产上多发生在低温期。
防治方法:①栽培措施。轮作换茬,栽培时要注意控制温湿度,避免低温、高湿条件。浇水时要防止水滴溅射,以减少传播。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液灌根,常用农药有了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