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法

   2008-12-12 450
核心提示:症状:黄瓜霜霉病发病时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渍状的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叶背病斑上会长出紫黑色霉。病叶从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互相联合全叶枯黄、枯死、卷缩。 生态防治:是指不打农药,而是靠巧妙地控制温度和湿度而使黄瓜健康生长不得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症状:黄瓜霜霉病发病时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渍状的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叶背病斑上会长出紫黑色霉。病叶从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互相联合全叶枯黄、枯死、卷缩。

    生态防治:是指不打农药,而是靠巧妙地控制温度和湿度而使黄瓜健康生长不得病技术。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为温度16℃~22℃,湿度90%以上。如果不让棚室内形成这种条件,就可达到防病目的。

    具体方法:白天,棚室内上午温度控制在28℃~32℃,不超过35℃,即在日出后充分利用晨光闭棚增温,超过28℃时,开始通风,超过32℃要加大通风量,使不超过35℃。但要有1~2小时的35℃高温。下午大通风,降到20℃~25℃之间,这样白天的湿度一般不会超过70%,没有发病条件形成。

    晚上,棚室内上半夜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不超过85%,叶面不能形成水膜也不易发病;下半夜最易受霜霉病侵染发病,湿度超过95%叶片形成了水膜。这时要将温度降到10℃~13℃,温度低黄瓜对减少消耗有好处,又控制了霜霉病的发生。一般要根据天气预报,外界最低气温低于10℃,不放夜风。10℃放夜风1小时;11℃放夜风2小时;11℃放夜风3小时;13℃时整夜放风;15℃时底脚薄膜全部揭开,以加大昼夜放风量。遇到雨天要防止雨水浇淋,关闭所有放风口。雨后要及时通风。大风天不用专门开放风口放风。为了降低湿度,裸露的地面铺稻草.也是很有效果的。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