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早防是关键

   2008-12-12 680
核心提示: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的毁灭性病害,因此被列为检疫对象,及早预防最为关键。 1、症状表现黄瓜的叶、茎、瓜条以及生长点均可受害。叶片感病时出现圆形病斑,直径1―2毫米,大斑5毫米左右,淡黄色,薄而脆,易穿孔脱落,幼叶感病时病斑常呈星状开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的毁灭性病害,因此被列为检疫对象,及早预防最为关键。 

  1、症状表现黄瓜的叶、茎、瓜条以及生长点均可受害。叶片感病时出现圆形病斑,直径1―2毫米,大斑5毫米左右,淡黄色,薄而脆,易穿孔脱落,幼叶感病时病斑常呈星状开裂;茎感病时,病斑呈圆形或梭形,淡黄褐色,稍凹陷,有胶状物溢出;幼瓜感病,初发生时为褪绿色小斑点,并溢出透明胶状物,不久变成黄褐色。幼瓜受害后从病部停止生长,从而形成畸形瓜,严重时瓜条腐烂;生长点受害时发生萎蔫变褐,2―3天烂掉。 

  2、发病条件黄瓜黑星病属真菌病害,是由黄瓜疮痂枝孢菌所致。种子带菌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病菌也可以附着在棚室的建材上,遇到适宜条件便可引发此病。发病后,病菌以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户操作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0%以上。因此棚室湿度大、温度低,植株过密、郁闭,天气连续阴雨(雾、雪)、光照少,连作地等均可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坚持从无病区引种并对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方法,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在冷水中浸4小时催芽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与非瓜类作物坚持2年以上轮作。连用无菌土育苗,也可用每平方米8―10克50%多菌灵消毒床土。对生产棚室在定植前用硫磺粉熏烟消毒,每亩用硫磺粉500克加锯末2―3千克熏烟。控制好棚室温度、湿度(如:控水降湿),使之不利于病害发生。(2)药剂防治。一旦发病要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千克喷粉,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500克熏烟。喷粉宜在早晨放风前进行,熏烟应在傍晚闭棚后进行。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克星丹500液进行喷雾防治。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