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烂心病”的防治 .

   2008-12-12 2130
核心提示:大白菜“烂心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大白菜“烂心病”也叫“干心病”、“干烧心”等,发病植株外表正常,但叶球心叶先端边缘呈米黄色,褐色以至霉烂。这种病在我市秋冬大白菜生产中经常出现,干旱年份发病更重。大白菜“烂心病”是植株缺钙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随后由于腐败性细菌感染造成腐烂。据土壤分析表明,发病田块不一定缺钙,为什么大白菜植株会表现缺钙呢?这是因为氮、钠、钾、镁等在土壤中对钙的吸收有拮抗作用,如果土壤中氮、钠含量过多,引起钙氮或钙钠比例失调,产生离子不平衡现象,会影响作物对钙的吸收,造成缺钙病。所以,氮素化肥施用过多,就容易发生“烂心病”,盐碱性较重的沿海菜地,因土壤中钠含量高,影响钙的吸收,“烂心病”就重;菜地过分干旱时,土壤中盐基溶液浓度过高,钙吸收量减少,“烂心病”就多。

    防治该病的措施有:

    1、不要偏施化学氮肥,尤其在重施结球肥时,一次施用尿素量不要超过20公斤。应施有机肥料。

    2、遇干旱天气,要采用沟灌、喷灌、地面覆盖等措施,保持土壤经常湿润,降低土壤中盐基浓度。

    3、实行轮作、深耕,增施钙肥,改善土壤营养成分。

    4、在大白菜莲座后期至包心中期,叶面喷施0.7%氯化钙和百万分之50萘乙酸混合液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