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与红薯应分窖贮藏.

   2009-11-12 农民日报农民日报750
核心提示:红薯、马铃薯虽说都是薯类作物,但它们确有所不同。二者的生长和薯块贮藏的适宜温度明显不同。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红薯、马铃薯虽说都是薯类作物,但它们确有所不同。二者的生长和薯块贮藏的适宜温度明显不同。
  
  在贮藏红薯时,为了预防黑斑病、软腐病等入侵薯块,一般入窖后先将窖温提高到34℃~37℃、相对湿度85%上下,并持续4天左右,以使薯块在挖掘时所造成的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染病,生产上称之为高温愈合。在此之后窖温一般掌握在10℃~15℃,相对湿度85%~90%,这样能使红薯处于相对稳定的休眠状态。如窖温低于9℃,时间过长便会发生冷害,使薯块的贮藏性减弱,易发生僵心或腐烂。如果窖温在3℃~6℃,6天就会表现出冷害然后发生干腐。当然如果温度高于15℃,薯块呼吸会加剧,大量消耗养分和水分使薯块减重,并且易造成病菌蔓延,导致薯腐或发芽。
  
  马铃薯贮存期间的最适宜窖温为2℃~4℃。温度高于5℃,块茎的呼吸作用强水分消耗比干物质耗量大,会出现表皮皱缩现象,尤其是在通过休眠期后块茎芽眼中的幼芽便开始萌动,12℃以上块茎便大量抽芽。一旦出芽,其芽眼周围便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碱的毒素,对人畜有害,影响其外观和食用品质。所以发了芽的薯块一定要将芽眼周围的薯肉挖掉才能食用。薯块发芽变青严重时只好全部扔掉。至于窖内湿度,马铃薯与甘薯类似,以85%~90%左右为宜,湿度不够也会发生皱缩,影响食用和种用价值。湿度高时霉菌容易发生,甚至造成块茎腐烂。
  
  由此可见,红薯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的要求相差较大,倘若硬把它们放在一起,那么迁就了马铃薯就害了红薯,满足了红薯就坏了马铃薯,甚至造成两败俱伤。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