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霜霉病 .

   2008-12-29 370
核心提示:葱霜霉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此病还可为害洋葱、韭菜、大蒜等蔬菜。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受害,开始产生长卵形或椭圆形病斑,呈黄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稀疏霉层。中下部叶片被害,严重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葱霜霉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此病还可为害洋葱、韭菜、大蒜等蔬菜。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受害,开始产生长卵形或椭圆形病斑,呈黄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稀疏霉层。中下部叶片被害,严重时,叶片扭曲成畸形。花梗受害,其病斑和叶片的病斑相似,容易从病部弯折而枯死。假茎被害,起初病株扭曲,以后病部破裂,影响种子成熟。识别要点:病斑为长卵形或椭圆形;颜色为黄白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1.病原菌葱霜霉菌是由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葱霜霉菌侵染所致。孢子囊梗从气孔伸出,其分枝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呈卵形、椭圆形,浅褐色,卵孢子呈球形,黄褐色。

  2.侵染循环霜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始终存活在寄主上。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能存活多年,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株鳞茎内越冬,形成系统侵染。到了第二年春,条件适宜时,卵孢子靠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叶片上,萌发产生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引起发病。在发病部位上产生孢子囊,主要借气流传播,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也能传播。遇到温湿度适合时,孢子囊萌发释放出带鞭毛的6-8个游动孢子,在水中大约游动30分钟左右,鞭毛即收缩形成静止孢子,后长出芽管由气孔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如此循环。

  3.发病条件

  (1)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温度在5-25℃均能产生孢子囊,但以15℃为最适温。要求高湿,相对湿度93%以上,利于病害发生发展,为害严重。

  (2)发病与露、雾的关系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游动,均要求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存在,所以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有露水,而且露时又长,发病重。或者常有大雾,病害容易流行。

  (3)发病与栽培的关系连茬地、低洼地、种植过密,或浇水过多、雨后排水不及时、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严重。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