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名称: 院地合作葡萄科技示范基地
技术名称: 宇选1号主要栽培要点
技术简介: 根据该品种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栽培要点
适用范围: 全国葡萄产区
联系人: 吴江
联系电话:
技术介绍:
一、主要栽培技术
1、建园定植: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的地块,采用自根苗或专用砧嫁接苗,初冬或早春定植,行株距2.5×1米,亩栽260株。
2、架式、树形和修剪:宜用飞鸟形架,结合T字形树形,双芽短梢修剪;或用水平棚架,结合小X形树形,长短梢混合修剪。
3、栽培模式:以大棚促成栽培为宜,成熟早,品质优。
4、树势调控:基肥以牛羊粪等低热量有机肥为主,不施芽前肥、壮梢肥,齐芽后至开花前不灌水,开花前喷2次硼酸加磷酸二氢钾,努力将树势调控到中庸状态,确保座果;若无核化栽培,萌芽至开花期间施肥水二至三次,培养强健而不徒长的树势。
5、赤霉素处理:始花后25—28天用40ppm GA3浸果穗一次,促果膨大;若无核化栽培,在盛花后5天,用25PPm GA3浸果穗保果消核,15天后用25PPm GA3做膨大处理。
6、肥水管理:始花前灌一次小水;生理落果后亩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10天后亩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硫酸钾5千克;硬核期亩施硫酸钾20千克;每次施肥结合灌透水一次。若无核化栽培,则花后第一次追肥提前至消核处理的第二天。
7、病虫防治:绒球期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全园消毒;8叶期用甲基托布津+嘧霉胺防治穗轴褐枯病和灰霉病;始花期用扑海因+歼灭来防治灰霉病和透翅蛾;生理落果后用阿米西达+阿维·吡虫啉防治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真菌病原侵染以及天蛾、叶蝉、粉蚧;套袋前用苯醚甲环唑+保倍+苏云菌防治后期病虫害,然后套袋;秋季揭膜后用必备、烯酰吗啉防治霜霉、锈病,保护叶片。
8、温湿度管理:扣棚后至齐芽期保持较高的湿度,昼温控制在30℃以下,提高夜温,有利破眠发芽;齐芽后立即控水,直至终花座果期都保持温度不超过32℃、湿度65%左右,防止徒长和病害;果实生长期保持较高的湿度,温度控制在35℃以下;成熟期适度干燥,有利于提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