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毁灭性虫害根瘤蚜的防治技术

   2013-03-09 浙江省农科院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1260
基地名称: 院地合作葡萄科技示范基地
技术名称: 葡萄毁灭性虫害根瘤蚜的防治技术
技术简介: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毁灭性害虫,是世界上第一个检疫性有害生物。1900年前后在我国发现,2005年在我国上海马陆、湖南怀化等有疫情存在。针对南方葡萄产业面临此虫威胁,本文描述此虫特征,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供葡萄研究与种植者参考.
适用范围: 全国葡萄栽培与育苗区
联系人: 吴江
联系电话:


技术介绍:
分类与危害:葡萄根瘤蚜学名: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同翅目,球蚜总科,根瘤蚜科。主要危害根部,也可危害叶片。须根被害后肿胀,形成菱角形或鸟头状根瘤,虫子多在凹陷的一侧(不在根瘤内部而在外部),侧根和大根被害后形成关节形肿瘤,虫子多在肿瘤缝隙处。破坏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运输,造成树势衰弱,影响发芽、花芽形成、开花结果,严重时造成根系腐烂、植株死亡。叶片受害后,叶背面形成虫瘿(开口在叶片正面),阻碍叶片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叶瘿型蚜虫:无翅成蚜体近于圆形,无腹管,体长0.9-1.0mm,与根瘤型无翅成蚜很相似,但个体较小,体背各节无黑色瘤状突起,在各胸节腹面内侧有一对小型肉质突起。

根瘤型蚜虫:无翅成蚜体呈卵圆形,体长1.15-1.5mm,宽0.75-0.9mm,淡黄色或黄褐色,无腹管,体背各节具灰黑色瘤,头部4个,各胸节6个,各腹节4个;胸腹各节背面各具1横形深色大瘤状突起;在黑色瘤状突起上着生1-2根刺毛。

有翅蚜:成虫体呈长椭圆形,长约0.9mm,宽约0.45 mm;翅2对,前宽后窄,静止时平叠于体背(不同于一般有翅蚜的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

防治方法:

⑴植物检疫,防治此虫传播。
⑵农业防治:采用抗虫砧木嫁接苗;疫区采用沙地育苗。
⑶药剂防治:
苗木或种条调运或栽种前消毒处理:使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600-800倍液,浸泡枝条或苗木15分钟,捞出晾干后调运(或在苗木调运到目的地后处理后栽种)。溴甲烷熏蒸处理:在20-30摄氏度的条件下,每立方米的的使用剂量为30克左右,熏蒸3-5小时,有条件使用电扇或其它通风设备增加熏蒸时的气体流动。温度低的条件下可以提高使用剂量;相反,温度高时减少剂量。温水处理:先在43-45℃的水温下浸泡20-30分钟,再在52-54℃ 下,浸泡枝条、根系5分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