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锈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

   2008-12-12 40
核心提示:(1)症状特点 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初在表皮上产出纺缍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即霉孢子堆,病斑周围具黄色晕环,后扩展成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霉孢子,叶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性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1)症状特点 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初在表皮上产出纺缍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即霉孢子堆,病斑周围具黄色晕环,后扩展成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霉孢子,叶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性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病菌借气流传播,一般春、秋两季发病重。天气温暖、湿度高、露多雾大,或种植过密,氮肥过多,钾肥不足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轮作,减少菌源累积;合理密植,做到通风透光良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②收获时,尽可能低割,注意清洁畦面,喷洒45%微粒硫磺胶悬剂400倍液。

    ③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一次,防治1~2次。注意在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