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菌核病(小菌核病).

   2010-08-14 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20
核心提示:99年在台湾省首先发现菌核病。这种病菌主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  病症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99年在台湾省首先发现菌核病。这种病菌主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

  病症

  叶片发病时。初期为水浸状,而后变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状不定。最后变白破裂,叶片枯死下垂。剖开病叶里面有白棉絮状菌丝体.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散生先为乳白色至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菌核。种株的花梗上也产生同样病症,从病部折断下垂。本病以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与其他病害相区别。

  病原

  属于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大蒜核盘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春季在多湿条件下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菌核也可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丝扩大传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间易发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长较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用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对病残体和发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雨季加强排水,减少土壤水分。药剂防治应在育苗后期或定植缓苗后进行。农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甲基利枯磷乳油对水1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多硫悬溶剂对水5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300倍,在发病初期连治2~3次。




   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