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永川“中华梨村”五千亩早熟梨改良换代实施方案

   2010-12-14 网络本文作者6590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品种和技术进步快
     随着南方早熟梨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更新,一批新选育的早熟梨凸现优质、早熟和耐贮藏运输的良好特性,一批新集成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需求量。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全面实施早熟梨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前期工作基础扎实
      2007年,在重庆市科委的支持下,我区实施了“中华梨村”南方早熟梨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开发与示范项目,项目以“市科委中华梨村果树专家大院为依托,倾力打造300亩南方早熟梨科技示范园,在西南大学曾明教授、秦华教授和重庆市农科院果树所欧毅教授三位首席专家的指导下,一年来,科技示范园已引种7个,高换新品种250余亩,并集成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展示,今年部分梨树投产。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非常顺利,年内即将产出高接换种优质芽1000万个以上,完全可以满足5000亩黄花梨改造的需要。另外,由于今年建成了近300亩母本园,随着树势的不断扩大,每年产出接穗将成倍增加,可以满足更大面积高换的需要。 

     (三)早熟梨市场效益好
       目前,重庆早熟梨成熟期集中在8月上、中旬。由于气候独特,我区同一品种的南方早熟梨较我国其它地区成熟期早半个月以上,主要品种集中在7月份成熟,市场前景较好。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早熟梨越来越受到欢迎,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对无公害优质早熟梨的需求特别大,因为上市时间早,日本水晶梨在这些地方售价高达100多元/公斤,国内售价也达50元/公斤。本项目拟推品种“黄冠”和“霞玉”(绿冠)在国内市场平均售价为每公斤9元以上。项目实施以后,生产的无公害梨品质将可与日本水晶梨相媲美,符合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通过辐射带动,规模生产无公害果品,推动重庆市南方早熟梨产业化开发。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内外企业加入到发展南方早熟梨行业中。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主要内容

     以南方早熟梨专家大院和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到2009年年底,全面完成“中华梨村”五千亩南方早熟梨的品种升级换代,改善早熟梨品种结构,延长早熟梨上市时间,配套“南方早熟梨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南方早熟梨人工授粉技术”和“南方早熟梨套袋综合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统一早熟梨优势品牌,从而大幅增长“中华梨村”早熟梨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2008年6—11月,全面完成高接换种所需穗条准备及田间准备,次年3月,集中高换。

     (一)强化母本园管理
     1、肥水管理。重氮轻磷钾,使叶芽饱满,主攻夏梢控秋冬梢抽长,促进多产穗,产健壮穗条。
     2、修剪。放弃夏季修剪,促进多产接穗。
     3、病虫防治。重点防治锈病、梨木虱等,确保接穗清洁不带菌和寄生虫。

    (二)强化生产园管理
     1、肥水管理。采果后及时施基肥(月母肥),促进根系生长。
     2、病虫防治。重点防治主干病虫害,保持树干清洁光滑,促进高换后接口愈合生长。
     3、修剪。夏季实行重剪,促使树体通风透光减少荫蔽。
     4、间伐。采果后及时隔一行或隔一株间伐,亩留110株左右,提升果实品质。

    (三)加强技术培训
     1、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田间实地操作,重点开展高接换种嫁接技术培训,确保植株100%成活,单芽成活率在95%以上。
     2、对种植户的培训。重点进行生产园管理技术培训,为明年春季高接换种打下良好基础。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470万元。
    1、嫁接费400元/亩×5000亩=200万元;
    2、新品种接穗200元/亩×5000亩=100万元;
    3、材料费100元/亩×5000亩=50万元;
    4、锯桩等人工费200元/亩×5000亩=100万元;
    5、参观培训费2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永川区科技三项费投资280万元;
    2、项目区内企业业主投入100万元;
    3、项目区内农民通过出劳等方式投入100万元。

    五、项目建设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

   (一)经济效益
    5000亩南方早熟梨良种示范区鲜果年收益:
    2000公斤/亩×3元/公斤×5000亩=3000万元。
    目前市场上黄冠、绿冠梨鲜果每公斤售价在9元以上,考虑到2年后市场情况,仅以三分之一计算。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示范推广,带动全区6万亩梨品种更新换代,实行标准化栽培,以保守估计每亩增产0.5吨计算,实现总产9万吨,以每公斤3元计算,年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年新增产值达1.5亿元,从辐射重庆60多万亩南方早熟梨提质增效来看,其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三)生态效益
     梨属多年生高大乔木,本项目成果套袋采用可降解纸果袋,对环境没有污染;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措施,有效地避免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药对环境污染;推广“猪-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化肥用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及运行机制

    (一)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为确保早熟梨改良换代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区科委主任任组长,区科委、区财政局、区农办、区农业局、南大街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中华梨村”果树专家大院首席专家、黄瓜山村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优化运行机制
     项目由区科委牵头组织实施,以南方早熟梨专家大院为技术支撑,依托南方早熟梨科技示范园,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有效建立“专业合作社+专家大院+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四统一”,最大限度地提升产业效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