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林果产业化为增收上“保险” 

   2011-03-05 新疆日报本文作者5330
核心提示:  春节刚过,位于新和县工业园区内的海丰彩印有限公司彩印车间就一片忙碌。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已和多家林果加工企业签订了包装箱供货合同,现在就得加紧生产, 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www.zgtszw.com)启。

  春节刚过,位于新和县工业园区内的海丰彩印有限公司彩印车间就一片忙碌。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已和多家林果加工企业签订了包装箱供货合同,现在就得加紧生产,不然等到5月份以后各种水果陆续成熟后就来不及了。

  海丰公司落户新和县正是看上了这里众多的林果业加工企业。和海丰公司一样,去年,总投资2000万元的中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也在该县注册建厂,这家年产1000万个包装箱的企业将能满足该县多家林果加工企业的产品包装需求。

  新和县县委书记马国强说,新和县有林果种植面积36万亩,目前有30%的红枣、核桃已进入挂果期,如果没有产业化的拉动和支撑,待大面积林果挂果后,果贱伤农的事迟早会发生。据了解,从3年前开始,该县就开始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和培育林果业龙头企业,几年来已有20多家涉农龙头企业落户该县,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林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年前引进的越新枣业有限公司目前除了生产系列干枣外,还研制生产出了以红枣为原料的干红和白兰地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投放市场后备受消费者青睐。去年10月,总投资10亿元的天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新和县。总经理张佩舜告诉记者,公司的目标是以新和县为基地,实现品牌基地的强强联合,打造新疆枣业的航母。今后公司将实施5年3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投资2.5亿元建成万吨免洗干枣加工项目;第二步,为消化大批残次枣,投资2亿元建成万吨红枣CAMP营养浓缩液深加工项目;第三步,整合南疆红枣资源,投资6亿元建成红枣物流中心示范园区。这些项目完成后,将直接、间接带动就业50多万人。

  记者在县林业局了解到,去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已从上年的4993元增加到6169元,人均增收1176元,其中林果业人均纯收入达1588元,比上年增长78.8%。林业局负责人说,随着林果业挂果面积的增加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今后林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例将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杜刚)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