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百日菊)花斑病的防治

   2011-03-06 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信息中心3940
核心提示:症状叶上发生花叶症状,同时花上产生斑纹。病原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毒粒体线状,大小为700~800×12~18纳米,失毒温度为55~66℃,稀释终......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症状叶上发生花叶症状,同时花上产生斑纹。

病原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毒粒体线状,大小为700~800×12~18纳米,失毒温度为55~66℃,稀释终点为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为24~96小时,自然条件下病毒由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播。

传染途径病毒可以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毒,使无病健株发病。

芜菁花叶病毒可以由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染,但田间主要是蚜虫传染。种子不能传毒,病株的花粉也不能带毒,蚜虫传毒是非持久性的,蚜虫先在病株上吸食几分钟后,将病株汗液里的病毒吸附在口器内,待蚜虫再吸食健株时,附着在蚜虫口器里的病毒,在吸食过程中直接注入植株内。传毒蚜虫主要是桃蚜。

防治方法蚜虫是传毒媒介,应及时防治。......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