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保鲜重点--防青、绿霉病.

   2011-03-14 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350
核心提示:柑桔保鲜的重点是防腐烂,烂果的根源在病害,而青霉病和绿霉病是保鲜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病害,约占总烂果率的70%~90%。尤其是温州......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柑桔保鲜的重点是防腐烂,烂果的根源在病害,而青霉病和绿霉病是保鲜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病害,约占总烂果率的70%~90%。尤其是温州蜜柑、?柑等宽皮柑桔类发生更为普遍。

青霉病、绿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都会使果实软化,产生各色绒霉,果实腐烂,发病初期两种病的症状相同,即淡褐色、圆形、病斑水渍状,病部软化较易压皱,此后迅速扩大长出白菌丝,随后中央很快长出分生孢子,从此显示两病的不同之处,分生孢子丛为青色,外缘白色菌丝圈很窄,只有1~3毫米,腐烂果不会与邻近果粘连的为青霉病;而绿霉病为绿色外缘,白色菌丝环较宽,腐烂果易与邻近果相粘连。

 多年以来,各地多采用产菌灵、托布津防治柑桔青、绿霉病,浸果处理浓度为多菌灵250~1000ppm,托布津为500~1000ppm,同时加100~200ppm2,4-d,由于长期使用,近年发现托布津、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对青、绿霉病产生抗药性。近些年来,日本研究开发的杀菌剂倍福朗防治青霉病和绿霉病,效果优于多菌灵的托布津。试验表明,用70%托布津1000倍加200ppm2,4-d浸果,贮藏100天防病效果只有7.8%~53.6%;而使用25%倍福朗水剂2000~3000倍浸果,防病效果达到82.5%~88.7%,贮藏100天,好果率达90%以上,而且果实鲜艳度明显超过常规药剂。

抑霉唑对控制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孢子形成方面的效力,比托布津等常用杀菌剂更大,而且能抑制对托布津等类药剂具有抗药性的青、绿霉菌系,但对其他致病病菌无效。采后浸果处理的浓度为1000ppm,在蜡处理中可使用2000~3000ppm的浓度,对防治青、绿霉病有特效。据报道:用中草药苦良姜、野艾叶、野菊花8%溶液洗果,对抑制这两病菌也有显著的效果。苯米特亦被广泛用于控制青、绿霉病和蒂腐病,常用剂型是50%可湿性粉剂,浸果使用浓度是250~1000ppm。

 在贮藏过程中,发现有青、绿霉病的要及时捡出,并且病果附近的果要用1000ppm托布津浸洗,污染的箱壁也要用托布津清洗干净。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