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的高效栽培技术.

   2011-03-21 1810
核心提示:羽衣甘蓝是十字花科甘蓝类的一个变种,不结球,以采收羽状嫩叶供食用,可热炒、凉拌,其色鲜味美,营养丰富。其栽培技术是: 1.选用良种。选择耐寒性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栽种。 2.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利用保护地育苗,每667平方米地用种50g,需苗床面积3.....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羽衣甘蓝是十字花科甘蓝类的一个变种,不结球,以采收羽状嫩叶供食用,可热炒、凉拌,其色鲜味美,营养丰富。其栽培技术是:

    1.选用良种。选择耐寒性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栽种。

    2.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利用保护地育苗,每667平方米地用种50g,需苗床面积35平方米。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底水,再均匀撒播种子,其上覆厚1cm的细土。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5℃、夜间15℃。出苗后再覆细土1~1.5cm,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10~15℃。当幼苗长至2~3叶时进行分苗,间距为6cm~6cm。播后40天,当幼苗有5~6片叶时即可带土移栽。

    3.适期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圈肥3000~5000kg、三元复合肥30~40kg。耕翻、耙耢后,做成宽1m、高10~15cm的垄,两垄相距30cm,再覆盖地膜。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地温达到10℃以上时,在垄上打孔栽2行苗,行、株距为50cm~30cm。

    4.水肥管理。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遇旱即浇,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遇大雨应及时排水。一般间隔20~30天追1次肥,每次每667平方米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0~15kg。生长期间可结合喷药,喷施0.2%禾欣液肥、农保赞3号或8号等叶面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

    5.病虫防治。羽衣甘蓝的病、虫害有黑斑病、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可选用9.8%甲维嘌2000倍液或65%多果定1000倍液、0.2%阿维虫清1500~2000倍液、10%多米宝或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6.适时采收。从定植到始收需25~30天,当外叶展开并长出10~20片时,即可采摘羽状嫩叶。一般间隔10~15天采收1次,每次每株采摘嫩叶5~6片,留下心叶继续生长,加强管理,可陆续采收至9月中、下旬。夏季高温时应尽早采摘,以免影响品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