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树脂病的症状怎样.

   2011-04-03 4090
核心提示:柑桔树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因发病不同部位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上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果实上称为褐色蒂腐病,发生在叶片上称为沙皮.....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柑桔树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因发病不同部位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上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果实上称为褐色蒂腐病,发生在叶片上称为沙皮病。此病在国内柑桔产区均有发生。
    
    在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上,病害发生部位多在主干分叉处和其下的主干上,以及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西南向阳枝干和易受冻害的迎风部位。病部呈灰褐色,稍下陷,并渗出黄褐色粘液。在高温情况下,病势发展缓慢,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病势停止发展,病斑周围产生愈合组织,已死亡的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病害发生在宽皮柑桔类如 (Peng)柑、早桔、朱红桔等品种上,流胶不明显,病部皮层不立即脱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隆起的界线。在适温、高湿条件下有流胶现象发生。导致病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被阻塞,输导系统被破坏。
    
    若病菌侵染果实,当果实采摘后,特别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发生蒂腐病。初时在环绕果蒂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深褐色,病部逐渐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由于病果内部腐烂较快,先是果心腐烂,最后可使全果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病部果皮较坚韧,有革质柔韧感。
    
    若病原菌侵染新叶、嫩梢和幼果时,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散生或密集成片,称为“沙皮”。在幼果上粒点边缘多有裂缝,与健部分界明显。病害发生迟则影响不大。若发生早,果实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若病菌侵染生长衰弱的或上一年冬季受冻害的枝条,枝梢抵抗力稍弱,并不形成“沙皮”。而是形成褐色病斑,病、健部位交界处常有小滴树脂渗出。严重时,可使整个枝条枯死,在枯死的枝条表面散生着无数黑色小粒点。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