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达到3500亩 民和蔬菜制种业渐成“气候”.

   2011-05-12 青海日报本文作者1720
核心提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海拔低、光照时间长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川水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全县蔬菜制种面积达到3500亩,年纯收入达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万多元,占制种户户均收入的50%。蔬菜制种已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之一。近年来,民和县蔬菜制种产业发展主要以占地300亩的标准化蔬菜繁...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海拔低、光照时间长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川水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全县蔬菜制种面积达到3500亩,年纯收入达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万多元,占制种户户均收入的50%。蔬菜制种已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之一。

  近年来,民和县蔬菜制种产业发展主要以占地300亩的标准化蔬菜繁种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的马场垣、隆治、中川等乡镇农民发展蔬菜制种产业,采取“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协会经纪人牵头,积极发展订单产业,订单率达100%。其中叶菜类、葱类良种除了供应本省内,还销往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全县从事蔬菜制种产业的农户1000多户,面积已达3500亩,叶菜类蔬菜制种亩均产值达3000元,净收入可达2600多元;豆类蔬菜制种亩均产值达4200元,净收入可达3000多元;根茎类蔬菜制种亩均产值达4500元,净收入可达3000多元;杂交番茄制种效益更加可观,纯收入达8000至10000元。新型制种产业的发展已为促进民和县农产品品种更新,农业产量增加,农民增收搭建了新的平台。(作者:庞成明)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