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蔬菜将带“身份证”上餐桌 从生产到餐桌可全程追溯.

   2011-05-12 云南网本文作者3430
核心提示:  昆明市的蔬菜将建立检测网络体系,所有蔬菜基地都将编录“身份”识别信息。昨日下午,记者从昆明市“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农商对接会上获悉,昆明所有蔬菜基地都将建立田间档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测,逐步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已有6企业参建蔬菜基地去年,昆明市启动了新...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昆明市的蔬菜将建立检测网络体系,所有蔬菜基地都将编录“身份”识别信息。昨日下午,记者从昆明市“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农商对接会上获悉,昆明所有蔬菜基地都将建立田间档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测,逐步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已有6企业参建蔬菜基地

  去年,昆明市启动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并提出“建成3万亩蔬菜基地”目标。昆明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郭焕波说,新建蔬菜基地将按照“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高标准来建设;同时,在滇池流域以外区域40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已经进行了先行试点,今年将在宜良、石林、嵩明、寻甸、东川5个县区新建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其中宜良县10000亩,石林县7000亩,嵩明县6000亩,寻甸县4000亩,东川区3000亩。目前5个项目县区已经完成规划图和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第三方云南科技交流中心进行项目评审。

  目前,有6家企业有意参与蔬菜基地建设,分别与宜良、石林、嵩明3个县区达成了协议,流转土地10760亩,协议总投资1.45亿元。

  建立田间档案管理制度

  在减少流通成本的同时,昆明市将对进入市民餐桌的每一棵蔬菜用上“数码身份识别信息”,从源头上加强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测,规范化基地要建立田间档案管理制度,从一棵菜的数码信息上可以读出包含县区、乡镇、基地、田块、产品等识别信息,逐步实现从生产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新建蔬菜基地每亩补2150元

  在推进蔬菜基地建设过程中,昆明市将给予优惠补偿政策,新建水、电、路、沟渠配套蔬菜基地,市级每亩投入2150元;提升改造老基地每亩投入800元。而各项目县区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也将优先扶持蔬菜基地的设施农业建设,蔬菜基地新建水泥、钢架大棚,要求为宽度4.5米以上、顶高2.5米、长度40米以上的标准化大棚。对于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选育、地方良种培育等蔬菜产业的关键环节,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助。(李桀)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