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灌---最理想的节水灌溉方式

   2011-06-02 来自网络本文作者4610
    渗灌是最理想的节水灌溉方式之一。它是将水通过埋在地下的低压管路系统与安装在支管上的渗头,以控制流量的方式直接准确的将水输送到植物根系区域,湿润土壤,供植物吸收利用。该系统由蓄水池、粗滤头、过滤器、输水主管、支管、毛管、渗灌头、通气管组成。渗灌技术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最适用于温室大棚等农作物的给水灌溉。
渗灌最适用于树木的给水灌溉,具有诸多独特的优点:
    1、使用时渗灌管被埋没在土壤中,由于它的渗水速率缓慢,渗出的水经土壤毛细作用传输到树木根系周围。因此,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没有径流,也没有深层渗漏等现象。由此可以避免土壤发生板结和盐化所造成的树木死亡现象;
    2、渗灌可以控制和改变水的流量,因此它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3、渗头自身的多微孔性能,除能为树木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外,还可用来向其提供肥、气、药等要素。减少其用量,提高其使用效率;
    4、渗灌是一种低能耗的灌溉方式,与漫灌相比,渗灌可节水、节电60%-70%;
    5 、渗灌还具有明显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特点,铺设后无需日常维护;
    6、渗灌能够满足不同土质条件,不同的种植方式的需要,适合各种地形的灌溉;

    来源:北京双羽技术开发中心
    附:-----SG062可移动渗灌器使用方法

    一、抗旱:

1、将抽取或池中的水出水管口套上滤袋(水管要留有富余量,以便后边浇灌时水管可移动),安在水囊进水口上,接好主供水管;2、将与主管分离的支管铺于农田或苗铺里,将渗灌针斜向插于作物根部;要求针的出水口应插于地下2厘米深。3、打开供水总开关。4、将支管与主供水管连接上,如接管时发现有泥沙,按压主管上的封尘塞,放出少量水,冲洗掉泥沙再对接上即开始灌水。5、估计最早渗灌的作物已灌足,操作人返回,分开该支管,灌水结束。6、将支管移到下一处,操作人继续插渗灌针灌水。重复操作,直到完成任务。

二、园林及大棚灌溉:

同上操作的1、2、3、4。灌溉结束后不收回设备,下次再灌只需打开开关。

三、施肥(适用于化肥等易溶于水的肥料)

注意事项:整个系统为全密封结构,严禁拆卸!请勿长期置于阳光下暴晒,不能与有机溶剂共存放,莫在0℃以下温度环境中使用,禁止重压和踩踏,工作水压不得超过15米水柱;管件未经毒理试验,不得用于饮用水及食品输送。

售后服务:正确操作使用情况下,关键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可凭质保单半年内免费维修。

专利产品,仿冒必究。举报属实,奖励1000-60000元。

专利号1:200510022150.3,2006 专利号2:200610021782.2/200620035538.7
成都朱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产品为低压点对点浅层精准节水渗灌器。具有精准供水,节水率最高,可自由组合,是具有能移动、抗堵塞的特点。这是自1973年以来,以色列发明滴灌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该产品:(1)抗堵塞,即使堵了也能在2-3秒钟内修复。适合水质矿化度高、易结垢堵塞微灌系统的地区使用。(2)用于大棚,可将棚内湿度控制在70%以下,大幅度降低病害发生率,能减少或不用大部分农药,是生产绿色蔬菜的首选。(3)降低棚内湿度,可减少棚膜水凝结,提高棚温2~3℃,使作物早熟1-7天、增产20-30%。(4)每次每亩用水1~4m3,比滴灌节水40%。(5)工作压力2~10米水柱,亩次耗电小于0.5度。(6)节省追肥50%以上,保护土壤。(7)一次装好用到收获,节约人工。(8)棚内湿度低,病原体少;地下无水流动,病菌不易传播,可免防病害性休耕,土地利用率高;还可减少轮作次数,多种高附加值作物;对西瓜等1棚只可种一茬的高病害作物,可多种一茬,降低建棚费。(9)除作物根部外,土壤比较干燥,有利于作物根呼吸,减少杂草生长。(10)适合山区种植高耗水水果、药材、蔬菜。(11)一般亩投入500~1200元。其可移动性好,抗旱时,一套一亩地的设备,可完成10亩地的节水抗旱灌溉。(12)克服了地下深埋渗灌导致水肥渗入地下深处问题,可引导作物根系向肥沃的上层土壤生长,避免盐碱地区盐碱层上升,促进增产。(13)可用于大棚、苗圃、粮、棉、药、花、果、木生产和抗旱保苗。(14)当年购买,当年收回投资。

    大棚草莓的栽植方法,成熟的大棚草莓到移栽季节时,一般是将地整平,开  之后,使好基肥,灌上足够的水,铺上地膜,在破膜生长,使用我们这个产品之后,降低棚内湿度,在移栽之前,其它不变,灌水量不宜太多,只适合在草莓的根部灌少量的水,然后将渗灌针插入栽好草莓的根旁,再将地膜铺上,使整个渗灌系统盖在膜下,待草莓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破膜生存的时候,在将膜弄破使草莓顺利生长,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实施灌水,这样整个棚内湿度大大将低,棚温升高,草莓能够减少病害,提前3到7天成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