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防治枣缩果病

   2006-05-18 Ag365.com中国种植技术网1930
核心提示:枣缩果病又叫雾抄、雾掠、烧茄子病,在大部分枣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靠昆虫、雨水传播。7月下旬开始出现病斑,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在8月中旬(果洼变红至全果1/3变红),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尤其有...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枣缩果病又叫雾抄、雾掠、烧茄子病,在大部分枣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靠昆虫、雨水传播。7月下旬开始出现病斑,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在8月中旬(果洼变红至全果1/3变红),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尤其有间断性阵雨或连续大雾天气,更有利于病害发生。同株发病率大果高于小果。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进而外果皮呈水烫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无光泽,果肉由淡绿转黄色,果实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皱纹,萎缩脱落。
     枣缩果病诱使果柄形成离层,果实瘦小且提前脱落,果肉发苦,糖分下降,直接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综合防治:
     1、在8月上旬--9月上旬枣缩果病发病期,可用链霉素100--140国际单位/毫升,土霉素200国际单位/毫升,或50%DT杀菌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8--10天喷1次,连喷2--3次。兼治害虫,可在上述药液中混入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以杀死传病昆虫。这样能保证好果率在95%以上。
     2、加强对刺吸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传病昆虫的密度。
     3、于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各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刘令智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农业办公室 271039)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