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的改进扦插繁殖

   2009-02-22 Ag365.com中国种植技术网3510
核心提示:扦插繁殖天竺葵,由于其茎干半肉质,内含水分较多,所以常有腐烂现象发生,影响成活。为此,几年来笔者结合花后重剪而予以一定的改进,这样到时再剪下扦插,其成活率可明显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在植株上选取...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扦插繁殖天竺葵,由于其茎干半肉质,内含水分较多,所以常有腐烂现象发生,影响成活。为此,几年来笔者结合花后重剪而予以一定的改进,这样到时再剪下扦插,其成活率可明显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在植株上选取粗壮枝条,自顶梢往下,每隔4~6片真叶,或截取长7~10厘米一段,直到一般花后植株例行重剪高度为止,预先设计分为几个插穗。然后,在距茎节下方0.5厘米处,小心地用剪刀环状割断或剥去皮层,宽度为0.2~0.4厘米,注意使枝条和叶片仍能够在植株上挺立如常。这样,一个枝条不脱离母体植株,可形成2~4个待剪插穗。由于环状伤口对营养和激素发生了调节作用,所以依常规管理2~3周后,可见顶梢下面的大部插穗的顶端腋芽已被刺激萌发,并且环状伤口在母体植株上也已干结愈合。此时可进行切断,继而将插穗一一析开,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数小时,待插穗断面又干燥结膜后,再扦插入事先备好培养土的盆中。插后浇足清水,以后要见干见湿,则三周后可以全部生根,成活率可达100%。如此的改进扦插措施,对于扩繁天竺葵的优良品种、短缺品种,及其有效利用母体枝条,是很有实用意义的。

  笔者分析认为,离体前的环状割、剥皮层,一方面直接缩小了插穗的半肉质断面面积,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阻断了母体植株叶片光合产物的极性流向,使插穗基部在未剪前形成了宝贵的营养积累,抑或是沿伤口边缘产生了愈伤组织,使伤口免遭感染,进而促进快速生根,在其内在营养状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