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蠹蛾的无公害综合防治 .

   2008-12-12 1740
核心提示:苹果蠹蛾是世界检疫对象之一,其幼虫蛀果,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果品品质。 一、发生规律 焉耆地区一年发生3代,苹果蠹蛾有滞育性,以老熟幼虫在翘皮裂缝等处结茧越冬、越夏,第2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成虫羽化高峰在4月下旬,前期卵散产于叶片,随果实增大,卵大量产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苹果蠹蛾是世界检疫对象之一,其幼虫蛀果,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果品品质。

    一、发生规律

    焉耆地区一年发生3代,苹果蠹蛾有滞育性,以老熟幼虫在翘皮裂缝等处结茧越冬、越夏,第2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成虫羽化高峰在4月下旬,前期卵散产于叶片,随果实增大,卵大量产于早熟品种树冠上部的叶片、果面、果柄处。第1代幼虫大部分发生在5月,此后世代重叠。第1代危害期在本区为5月中上旬~6月上旬,第2代危害期为6月中上旬~7月下旬,第3代危害期为8月中旬~9月上旬,随后做茧越冬。

    二、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①成虫有趋化性,利用诱芯诱杀成虫。每667平方米挂2个诱芯,或每4公顷地挂一盏杀虫灯。

    ②开春刮老翘皮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③5月底在树干距地面30厘米处绑5厘米宽棉布条,4天检查1次,消灭化蛹幼虫。

    ④每次化防后摘除虫果,捡拾落果并深埋。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根据诱芯测报确定适施期,重点防治第1代幼虫,在沙枣花将要开放时喷2500倍功夫,杀虫剂可选用高效低残留的菊脂类、乐斯本、桃小灵等,一般成虫盛发期后5~7天为产卵盛期和孵化始期,打药防治效果好。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